双方有时为了一个棋子的得失,争得红脖子涨脸,围观者开始有人向着各自的弈者,手也不停地指着划着,多嘴多舌地说着跳马、飞炮、攻卒、出车,闹闹嚷嚷,喋喋不休。
张橐他们往往看一会儿,不感兴趣地就走了,做别的事情去了。而少年久娃,有时站在旁边观看,有时围观的人多了,看不见他就想方设法挤了进去,则蹲在棋盘旁边,眼盯着棋盘,看着双方的举棋落子,思虑双方未来的部署走向。他或站或蹲在那里,一声不吭,甚至一个晌午,始终一言不发。从这种观棋不语的神态,可以看出,他从小就与众不同,有着遇事沉着稳重,城府深沉的性格。并从观棋中学到了很多对阵的谋略、知识与技巧。多年以后,他不但成为博弈高手,而且成为一个统帅几万人马,驰骋于中华大地的卓越的将军。
他们一群小伙伴常在新村老城附近的三义庙、兴隆寺(也叫新村寺)、古戏楼、观音庙、药王庙、娘娘庙、马王爷庙、华佗爷庙里玩耍,经常听着寺院里的僧人讲历史故事。
在兴隆寺看着寺院碑,僧人向他们这群少年讲述了寺院的来历。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金国**兀术统领大军,经过蒲城,新村作为一个重要军事镇点,金军驻扎在这里,与宋军泾原统制李彦琦在洛河西岸大战。此役金人取得胜利,形成宋金对峙的局面,当时新村属于金朝统治范围。金兀术为记载这一战役情况,于是修寺立石以志,寺也就叫新村寺了。僧人从寺院碑讲到爱国英雄岳飞,指挥岳家军抗击金军的事迹,讲述吴玠、吴麟兄弟抗金的故事,启发激励小伙伴的自尊心,信心和自强心,小伙伴们脑海里萌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有时听大人讲杨家将一门忠勇,保家卫国那感人的忠烈壮举,又听了僧人讲的这些故事,小伙伴们幼小的心田里渐渐地萌发了嫉恶如仇,扶危济困,除恶扬善,除暴安良的思想,这些思想便早早地在杨久娃这些小伙伴心里扎下了根。
在三义庙大门前,僧人向小伙伴们讲解了近代东府人称吴东侯的新村人吴振江智羞张霸的故事,
当时有一张姓恶霸,长得五大三粗、彪悍,横行乡里,独霸一方,无人敢惹。其干的职业是给驴配种。这个职业在当时属于三教九流的下等行业。按顺序此行业的人,应排在后头上香,但是张霸每次都要第一个烧香,新村人认为这种人先上香,有渎神明,于理不通。但又惹不起,无人敢出面阻拦,只是敢怒不敢言。
有人把这事向东侯悄悄说了,东侯听了说,到时候再说。又到了过年上香的时节,东侯就搬条板凳,早早来到庙里,坐在老爷庙里的大门口,嘴里噙着旱烟锅子,吧嗒吧嗒抽着旱烟。这时,张霸果然第一个来到了。他到了大门口,就要进门。
东侯拦住了他问:“你进门干什么?”张霸说:“上香。”“你不能第一个进门烧香。”张霸说:“为啥?”边说边想往进走,东侯说:“你没尿一泡尿,把你照一照,看一看你的怂手,是做啥的,还想第一个上香?”
张霸霸道惯了,没想到今天遇到了东侯,碰了个软钉子,霸道的气焰一下子被压了下去,慑于东侯威力,又奈何不得,只得站在旁边,等众人都上香毕了,才最后一个去上香。从此以后,张霸萎靡不振,闷闷不乐,有气没处出,有野没处撒,慢慢地患心病忧愤而死。
小伙伴们听得津津有味。讲述以后,僧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小伙伴,遇事要冷静,要用智慧,不能蛮干,不战而能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又讲了吴东侯独闯西安,光着胳膊伸进冰冷的菜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