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夫人这才急了,着府医看了,又只说伤得厉害,开了药灌下去,只要能醒,便能挺过这一劫。
谢清予的长姐过来看了一眼,“不若把泠音请过来看一看,只隔着屏风喊一喊,让她阿母陪着,阿聿说不定就醒了呢?”
宋泠音是等母亲带人过来才知道谢清予竟病成了这样,她练字,刚刚沾满了浓墨,笔尖啪嗒滴下墨点子,污了一幅好字。
宋夫人见她这样,心中有了数,“既然人家喊了,便过去瞧瞧,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宋泠音捏着帕子跟着去了,隔着屏风只觉得里头静悄悄的,心里慌得厉害。
在众人的目光中,小心翼翼喊了一声,“谢聿?”
里头的人还没什么动静,她又大了点声,“谢清予?小青鱼?你还好吗?我来看看你。”
原本在床榻上闭着眼睛烧得满脸通红的人恍惚间听到了熟悉的嗓音,又听得铃铛碎响,忽然一个鲤鱼打挺连滚带爬就要下床。
“小铃铛?”
他烧得昏昏沉沉,连自己怎么躺着的不知道,跌下床铺被人扶起来,嗓子哑得厉害。
“是我。”宋泠音抿着唇捏紧了帕子,“听侯夫人说你病了,我来瞧瞧你。”
谢清予复又被按到了床上,趴着灌下去一副药,有了点精神,“你莫要担心,我好得很,等我好了,你同我去逛灯会好不好。”
宋泠音看了一眼周遭的大人,谢夫人仰头看天,宋夫人低头看衣襟,没人看她的。
她轻声道,“你先养好病吧,莫耽误了学业,再惹侯爷生气。”
到底没回绝。
谢夫人对宋泠音喜欢得厉害,她稳重大方也能劝得住谢清予,或者说,只有她能劝得住谢清予。
如今两个人都十三岁了,眼看宋府估计也要开始相看人家,宋泠音是太后娘娘亲自夸过赏赐过的千金,不知多少人盯着等宋山松口。
经了这一事,她心中有了念头,转头去跟自家侯爷商量。
谢侯自然无不可,“只不过,泠音那品貌,做个王妃都使得,如今那位膝下无子,可淮阳王膝下可有几个正当龄的,只怕就打算着要过继了……也不知宋狐狸是什么打算。”
侯夫人心中咯噔一声,“那咱们,抢先订下来?看泠音那孩子,不是我说,宋大人疼得跟心肝儿一般,只怕是不会指望她与皇家扯上关系的。”
更何况,宋山可是户部尚书,若是与哪一位凤子龙孙定了亲,不就是站了队了?
谢侯琢磨了一下,点了头,“你去试探试探宋夫人的口风。”
宋山是文官里头的老狐狸,即便和临平侯府相邻,却也并不敢多深交,当日两家夫人同年怀上,戏言指腹为婚,宋夫人只笑着打岔过去,谁知这两个孩子,竟真就这般有缘。
宋夫人心里有了松动,幼女早慧,三岁熟背千字文,七岁过完孝、学、庸、孔孟,等到了十二岁,四书五经已然早就过完且精通。
慧极必伤,她不愿自己的小女儿因着过早的心血耗尽而伤了身,不如给她找个简单人家。
而隔壁谢聿本是幼子,长子已进了军营,只靠军功出头,明眼看谢侯爷是打着让幼子继承爵位的主意,尚书府嫡女倒也不是配不上谢侯府的小世子。
更何况谢侯府人口简单,谢侯爷连一房妾室都没有,长子成婚也不见有通房小妾,夫妻和睦,侯夫人又是宽厚爽朗的性子,几次说了恨不得要认泠音当干女儿。
怎么看着,谢聿都是个最优选。
宋夫人去问女儿的意思,宋泠音却一副没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