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中,冬月苦寒。
已经是入夜时分,打更的更夫敲响了梆子,家家户户因着风雪来临闭了门。
酒方街上是达官贵人聚居的地方,此刻当中一户却是门洞打开,一人笑吟吟从里头走出来,手上拿着一块光彩琉丽的佩巾,亲手挂在了正门右边儿。
马蹄声由远及近,带起一阵飞溅的雪,一人劲装打扮,路过那开了正门的宋府,急急勒马停下,帽檐之下露出一张深刻冷峻的脸,一开口声音洪亮,一听便知是个武官。
“宋大人!”男子如鹰一般锐利的目光落到了那设帨的门口,心中了然,“恭喜宋大人弄瓦之喜,这回算起来,前日我夫人还说起,她比您夫人早怀不过两月,算着怎么也该生了,如今果然,宋夫人可还好?”
宋山微微颔首,“母女平安,多谢侯爷,这是刚才京郊大营回来?”
“可不是。”谢景笑了笑,拱手道,“明日我必送贺礼来,只恨先前不曾想到,合该指腹为婚才是,我就盼着再得一个闺女,小子们可太皮了。”
“哈哈哈,”宋山也跟着笑起来,“我这好不容易得一个千金,自然视若珍宝,你家的皮小子,不争气可不行。”
谢景松开马绳,“那我可要好好教教那小子,到时候,把你家的小千金拐回我家,做我闺女。”
宋山呸了一声,转身进了家门,“把门关上吧,莫让那些泼皮进来了。”
他乐颠颠地走向主院,先走到了炭盆旁把身上的寒气驱散,这才绕进内室之内。
“夫人已经睡下了。”
宋山便住了脚,“我的小闺女呢?我去看看孩子。”
精致的雕花黄花梨小床之内,刚刚诞生的婴儿浑身红彤彤皱巴巴的,可落在父亲眼里,却只有可爱。
中年男子轻轻伸手拍了拍那赤红的襁褓,“盼星星盼月亮,总归你阿娘等来了你这个明珠。”
小婴儿若有所感,哼唧了几声。
户部尚书中年得女,如珠似宝地爱着,孩子一降生就欣喜地在门上挂了佩巾示意,第二日京中文武百官就都晓得了。
宋泠音在一阵晕眩之后,花了足足一年时间,才慢慢理清楚了自己如今身处何处。
天底下竟也有不喝孟婆汤就投胎的好事让自己赶上了。
这里不是自己认知里的任何一个朝代,反倒是一个陌生的皇朝。
而自己现如今的亲爹,乃是当今大周朝的户部尚书,自己的母亲则是他的发妻,本已生下两个嫡子,如今年近三十却又诞下一个孩子,这就是自己了。
两个哥哥和父亲日日来看自己,对着小婴儿嘀咕来嘀咕去,倒是让宋泠音深刻体会了一把人类对于弱小生物莫名的夹子音本能。
等到周岁的时候,宋泠音被抱去抓阄,她百无聊赖,对着乌泱泱一大波人,假模假样咧开嘴,恰好对上一双同样乌黑的幼儿眼睛。
她啊啊了两声,落在大人眼里,竟就成了两个孩子有缘的标志。
宋泠音被放在桌上,她犹豫片刻,费劲地抓起了那支玉笔。
宋山当即大喜,抱起她直夸孩子未来定然是个知书达理的闺秀。
谢夫人抱着孩子正与宋夫人一道闲话。
子生三月,则父名之,宋夫人说起自己父君取名时候的笑话,因想要将全部的好字堆上去,却怎么也选不出来一个最好的,干脆拿着一册书当着闺女的面翻看。
孩子调皮捣蛋,不知为何沾了墨,等宋山定睛一看,书册上两个字竟被盖上了两个小小的浅色指印,便是泠音二字。
宋山道也好,泠水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