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第215章 来京城凑要饭的(1/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最新址: 第214章 来京城凑要饭的 (第1/3页)

城北,程府。

会试主考程敏政坐在书房之喝着茶,等待着唐寅的到来。

程敏政时年五十三岁,世代书香,是典型的官世家。从曾祖那辈儿起,程家人靠着科举代代都当官儿。

他的父亲程信,官至南京兵部尚书。

程敏政从小就是北直隶有名的神童。他十七岁时,程家后花园池塘开了并蒂莲,他高北直隶乡试第名解元。

年仅二十岁时,他会试会元,殿试高榜眼,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差点就创造连三元的神话。

时任内阁首辅李贤看:嘿,这小伙子行,前途量。

于是李首辅榜下捉婿,把女儿嫁给了他。

除了当兵部尚书的爹,程敏政又多了个当内阁首辅的岳父。

应该说,老程有个王炸开局。

爹是尚书,有张硕大的官场关系。自己也争气,弱冠之年就成了榜眼。

春风得意马蹄疾,看日尽长安花。还娶了内阁首辅家的女儿。

前途量,真的前途量。

不过老程这人,读书科举能力行,当官做事能力般,规矩。靠着入仕早、关系硬,苦巴巴的熬资格,当上了礼部右侍郎。

按照官场的晋升规矩。他再熬个两三年,五十五岁左右就能晋升礼部尚书。

而礼部尚书,又是天字第号的阁储。不出意外,六十岁之前就能入阁,位极人臣。

这回皇恩浩荡、至交李东阳也给力。李东阳举荐,皇上钦定,让他当了会试主考。

会试主考是个临时委派的差事,不算常设官。但大明的正三品以上官,人人挤破头抢着当主考。

会试主考会成为整整科、二、三甲进士的座师。政治实力能暴增波。

科进士好几百人呢,今后准能出息几个。就算日后有人当上了首辅,见到他也要毕恭毕敬的称声:“座师”。

程敏政志得意满。准备在会试开始前,收几个已经名满天下的约定门生。

像唐寅这种有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名号的人,如果能成为他的约定门生,来他脸上有面子。

瞧,能当大才子的老师,说明我本身的才学也冠绝天下。

二来,约定门生比普通门生关系更近层。

唐寅这种前途量的青年才俊,若为我所用。我的人脉圈子实力又要增加几分。

且说唐寅领着徐经来到了程府门前。

徐经是大财主家的儿子,但绝不是傻儿子。人家有举人功名。

大明各省乡试,就算你想花钱行贿考官买举人功名,自身也得过硬。首先,字迹要好。其次,要通股,懂如何遣词造句。

不然就算把试题泄给你,你都不知道怎么写应试章。

找人捉刀,提前写出章你也背不下来。

写出来字不好,受贿的考官也没法圈你的卷子。

徐经听说本次会试主考程大人邀请唐寅入府叙。他脑瓜子转:我跟着去趟,跟程大人搞好关系,此次会试不是多了几成胜算?

于是徐经请求唐寅同来。

唐寅没有拒绝。这趟赶考之旅,人家徐经在他身上花了没百也有五百两银子。

路上微不至的照顾,殷勤体贴至极。

这点面子还是要给徐经的。

二人站在了程府大门前。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宰相门前七品官。

门房老头程旺拦住了二人。

唐寅拿出了拜门的名帖:“应天举人唐寅,前来拜见程大人。”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