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不亮,村民们就早早起来吃了饭,全家出动去收割麦子。
早在春耕的时候,陆宝珠就提醒阿爷,让村民们在房子后面留两块地种麦子,收割以后,烧了麦茬,铲平后用石磙碾压瓷实了当晒场用。
收割下来的麦子全摊晒在晒场上,边收割边打场,把打下来的麦子晒干,尽快装袋运回家里,存放在早就修建好的仓库里,免得突来风雨顾头顾不了尾。
好在天气晴好,大家紧赶慢赶,花了二十多天时间,终于把麦子和稻子都收进了家里面。
就在大家都松了口气,感谢老天疼人的时候,“轰轰”的雷声响起,大雨倾盆而下,把正在地里割红薯秧苗的村民赶回了家。
大家都不禁庆幸起来。
“幸亏咱们抢收的及时,看看,粮食刚入库,就下这么大的雨!”
“还是这个套种法好啊,要不然这么多地的庄稼,说啥也抢收不回来,这场大雨,不知道要糟蹋多少粮食!”
“是啊!幸亏有老天爷庇佑,幸亏有陆家,咱们可是跟着得了不少好处呢!”
大雨下了一天一夜才放晴。
蔚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艳阳高照,蒸腾起的水汽又潮又热,村民们尽管都又热又累,可都心情舒畅,又在田里忙活起来。
成捆的红薯秧苗被拉到了套种黄豆的地里,在割了麦子的沟里挖坑栽上红薯秧苗,种好一块地,就浇灌一块地,保证成活率。
收割稻子的时候,陆宝珠让阿爷把稻茬留高一点,她想试试看,能不能再收一季再生稻,就当是做个实验了。
在最早抢收了麦子的地里,陆宝珠又让她爹种了一亩油菜,也是做实验,看看能不能收获。
她查了资料,油菜的生长期很短,赶在秋天落霜之前,要是能成熟就太好了,一亩地的油菜收获了,榨油也够一家人一年炒菜用了。
陆家现在一直都是村里的风向标,看到陆家怎么做,村民们都会跟着做。
别问为什么,跟着陆家干,那准没错,没看到今年才收了一茬粮食,就堆满了仓库,眼看着地里还有大半的粮食没收呢!
现在又种了一茬,想到秋后丰收的情景,村民们早就乐的合不拢嘴了,再苦再累都不值当啥,总不比家无隔夜粮的日子苦吧!
将近收割,里正是三天两头来到村子里,见证了新粮种新种法的高产量,里正惊的嘴都合不拢了。
在大越,一亩麦子最高也就能收200-250斤左右的,在这里大田的麦子竟然收了600多斤,而套种的麦子不算黄豆玉米每亩竟然高达400斤,这是多么让人震惊的数量。
而且,收完麦子的地里,还又种了一种高产的粮种,秋天还能再收一茬。
这?
这真是让人震惊了,也太让人难以相信了。
更让人震惊的是,村子里竟然有人种水稻。
据他所知,一直以来,只有南方才盛产水稻,西北从来没有人种过水稻,这里不但收了一茬,竟然还准备再收一茬,而且还不用种,就等着收割完的稻杆再长出稻穗来,这是什么神仙操作?!
周里正都已经震惊的头脑都麻木了,而现实又实实在在的摆在眼前,不由得他不信。
“阿姐,那个小胖子又来了!”
四壮大叫着向陆宝珠跑过来。
刚跟着大壮几个去河岸边割草回来的陆宝珠,扶住冲过来的四壮。
四壮结实的小身子扑在阿姐怀里告状。
“阿姐,里正爷爷家的小胖子又来了,刚才我跟着洛爷爷去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