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超给力,灾年逃荒我不怕 第 162章 建楼(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屋子里都有火墙和地龙,火炕都砌在同一个位置,屋子里所有的烟道都相通,加上一楼的大灶做饭烧水,还有前面一排大窗户透进来的阳光,冬天肯定暖和。

一楼正中是堂屋客厅,这里是全家人吃饭聚会招待客人的地方,不能小了,要不然家里人多,显得空间紧张,呆在里面会感觉憋闷。

里面要放几组沙发,两张餐桌,还要有人活动的地方,必须要大。

客厅里还设计了壁炉,冬天时,全家人都坐在客厅里聊天做活,还能烤红薯和土豆解解馋,或者放一些板栗烤着吃,想想都美滋滋的。

厨房也是重中之重,民以食为天,吃可是首要大事,自然要有干净整洁的灶台。

陆宝珠设计了大小几个灶口,能同时炒菜,蒸馒头米饭,炖汤,下面条,还在灶口靠烟道的地方安放了几个小瓷缸,里面添了水,只要烧火,小水缸里的水就整天都是热的,用热水非常方便。

米面杂粮一律放在木柜里,上面是料理食材擀面切面的案板,案板上面还设计了盖子,不用的时候盖起来,看起来就是一个柜子,占用地方少,干净卫生。

厨房空间大,就是七八个人同时在里面忙活也不拥挤。

当然还有橱柜,碗柜,杂物柜,都尽量设计到墙上,不占用下面的空间,整个厨房明亮宽敞,干净整洁,看着都舒服。

陆宝珠把厨房设计在了堂屋的左边,把上二楼的楼梯设计在了堂屋的右边。

在堂屋和屋子中间留了一个位置,修了楼梯通到二楼,把楼梯留在楼里面,这样上下方便,无论刮风下雨下雪都不怕。

然后又在院子里设计了一个仓库,这也是一个家最重要的地方,估计赶在收庄稼之前,村民们的房子都建不好,就要先把仓库建起来,收回来的粮食就有地方存放了,要不然秋天多雨,粮食存放不当发霉长芽就糟糕了。

既然要建楼,那一层的楼顶就得有材料,古人都是用木头榫卯成框架,再钉上木板,村子里也没有准备这么多木头,陆宝珠又想到了砖窑。

让村民们赶着烧制出一批封顶用的砖条,厚度有20厘米,宽度有30厘米,长度有150厘米,怕到时候不结实,比砖头多烧了一天两夜,出窑后还真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还有就是浴室和卫生间里所需的管道和蹲便器,这两样东西也很重要,早在准备烧玻璃的时候,陆宝珠就让她爹和二叔先烧制陶管看看,因为最开始就是准备要在房间里设计浴室和卫生间的。

陶管和坐便器的烧制同烧砖一个原理,只不过在泥土里添加了一点东西,烧制出来的陶管和坐便器很结实,而且表面显得很光滑,陶管很粗,一直通到房后面的菜地里,方便积肥。

解决了卫生间里的陶管和坐便器,还有楼房封顶的问题,村民们就热火朝天的开工了。

村民们按照设计图,开始挖地基,打算先建一栋看看效果,最先建的是老大夫的小楼。

因为老大夫就一个人,房间也设计的少,修建起来也快。

楼上设计了五间屋子加一间浴室,楼下堂屋,一间厨房,一间浴室,一间起居室。

地基打好,砖条也烧好了,生石灰也泡好了,熬好了黄米汤,按照比例兑好泥灰,村民们开始建楼房。

让有建房经验的人当师傅,又分了一部分人打下手,严格按照设计图的要求施工。

砌好了墙,一楼的顶是粗粗的檩条,按计算好的距离架起来的,又在檩条上面铺放了砖条,用了三天时间,楼房的主体就建了起来。

墙上预留了门窗的位置,到时候再安装好门窗就好了。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