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最强农场主 第92章 真可为知己之人(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首先就是汉末的百姓思想比较单纯,或者说所有封建时期的古代,百姓因为缺少教育,思想都比较单纯,

此时的百姓所考虑的不是什么家国天下,就是为了一日两餐,

每时每刻无不为了温饱而努力,拼命。

而且,对张则有利的一点就是,最近几十年来,东汉朝廷越加腐败,百姓之前便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赋税繁重,天灾不断,要吃没吃,要穿没穿,

所以他们对于张则的变法,甚至在心中都没什么感觉,

或许他们心中这样想,张则再怎么改变,生活好不好不知道,总之应该不会更差了。

所以张则施行的制度有多好,他们不知道,也不想考虑,

有了这样的想法,他们也没有张则之前预料的那么强的抵触之心。

总之,张则命令顾雍架起大锅,煮了一批赈济粮以后,

郡内的百姓瞬间就安静了,官府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

至于用这样的方法在将来能不能让他们过上好的生活。

他们根本不关心,或者不在乎,此时百姓给张则的感觉就是,

吃一顿,饱一顿,吃今天,不管明天。

张则看着外面,领取赈济粥的百姓,心中一叹,

忽然,张则看到一个不怎么熟悉的身影在人群中排队,

想了想以后,张则转身吩咐道:“给我拿一只碗来。”

“诺!”旁边的护卫听后,急忙领命而去。

这几天的时间中,张则身边的护卫,都是他在哪,护卫就要跟着去哪里,

而且数量不会低于两百人,毕竟张则最近这一系列动作,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

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暗地之中观察着他。

要知道东汉末年,复仇之风盛行,你杀我的亲人,朋友,我不管对错,就是要杀你,

有这样心理的大有人在,最重要的是,完成这样的复仇,

如果你是一个平民可能会获罪,就好像典韦一样,不得已之下可能会逃跑,

不过,如果你再认识几个名士,那就不得了了。

非但不会获罪,这几位名士还会把你标榜成一位侠客,转眼之间,就变成了为义杀人,值得褒奖,

没有办法,谁让东汉末年是名士,世家的天下,

他们掌握着最终解释权,这件事对不对,一切他们说了算。

张则身边的典韦,对这里面的猫腻,知道的最清楚了。

所以身边带着护卫,张则心中踏实,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孙策是怎么死的?

不论是阴谋还是巧合,

总之孙策死于单独外出!

作为一个首领,单独外出,这是犯了大忌。

历史是面镜子,有了这面镜子,张则可不希望被别人给阴了。

……

很快护卫拿着一个碗跑了过来。

张则接过碗以后,在护卫的护送下,悄悄的来到此人身后,

张则从来没有忘了此人,为此他这段时间中,

请教了蔡邕很多问题,也在农场中的书籍中查阅了大量资料。

或许,今天两人应该好好聊聊了。

负责放粥之人,给前面之人放完粥以后,前面之人恭敬的道谢一声便离开了,

轮到张则以后,放粥之人看到来人是太守,心中一惊,想要说什么,却在张则的示意下什么都没有说。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