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种本能的反抗与恐惧。如果寻死未成反被救,那便从此失去了求死的欲望,取而代之的,是继续活下来的信念,而且这信念越来越强烈。

如今,众人在鬼门关走了一遭,早已断了求死的念头,此时看向郭笨聪的目光充满期盼,只愿这少年真能想出什么好的计策,哪怕能熬过今日也行。

郭笨聪脑子里一片混乱。其实,刚才众人忙着救人的时候,他完全有时间去想一些办法,然而他就是无法静下心来,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眼睁睁地看着船上发生的一切,然后将这一切被动地存入自己的记忆中。他的思想,已被眼前的现实牵着走了。

陆秀夫忽然问起此事,郭笨聪顿时不知所措,匆忙整理一下思路,又回忆了以前学过的文言文,惴惴不安道:"陆大人...咳...陆丞相,可容我再想想?"

陆秀夫听得一愣,脸上已微现怒容,道:"公子请便,只是别误了时辰。"郭笨聪连连点头,心中却觉得纳闷之极:"他为何说起时辰呢,难道还要自杀?不仅要自杀,而且还要选择时辰?"

其实郭笨聪有所不知。古人做大事时,都要选良辰吉日的。即使是帝王在赐死嫔妃时,也要选择黄道吉日,而且要指定某一天的某个时辰。

晚期的南宋朝庭虽然只有百十人,但司天监还是有人担任的。选择各种仪式的时辰,也是司天监的职责。当然,陆秀夫方才所说的时辰,并非此意,只是催促郭笨聪尽快想办法。

郭笨聪心中毫无头绪,他甚至还在怀疑有人恶作剧,然而四下望去,却见船上又多了些太监与宫女的打扮的人。这些人虽然忙个不停,却均现出惊慌之色,又不时向东边张望,似乎还在担心元军的追兵。

正在此时,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巨响。郭笨聪吓了一大跳,蹭地站起身来,顺声望去,只见不远处有几艘战船燃起大火,空中陆续有飞石落下,有些石头本就已着火,想是用火油等物浸泡过。

更远处,又有十数艘挂着不同旗帜的战船,飞石正是从这些战船上抛出。海面上浓烟四起,无法看清究竟是何种兵器,竟能抛出如此巨大的石头。

陆秀夫厉声道:"公子方才所言可是当真?究竟有何退敌良策?"

郭笨聪心下大急,吱吱唔唔道:"丞相莫急......莫急,良策即刻就来,就来。"话虽如此,但他心中毫无头绪,忽又想道:"我原本要坐火车回家,谁知那一道闪电,竟将我送回到七百年前的宋朝,而且是即将灭亡的宋朝。郭本存啊,郭本存,难道是那场风暴让你死不瞑目,又看我与你名字相似,便拉我前来垫背么?可惜我郭笨聪水性极佳,自然不怕暴风雨,只是眼前这炮林箭雨,却是躲不过去了。"

暴风雨?对,就是暴风雨!

郭笨聪灵光一现,似乎想出了一个办法,至少可以应付眼前的危机,当下大声道:"丞相莫急,我有观天之术。片刻之后,将有暴风雨来袭。元军不适海战,我军定可全身而退。"

元军不善海战这一点,郭笨聪倒还真没说错。蒙古与大宋开战之初,宋军就是利用水军在长江沿线布防,蒙古兵多年无法南下。后来,蒙古启用了金、宋的降将,这才有了正规的水军。经过多年的战争,元朝水军规模虽然超过南宋,但其水师的作战效率,却仍不及长年漂泊于大海的宋军。

陆秀夫听他如此辩解,忙转头四下看去,却是晴空**,又哪来的暴风雨?当下怒道:"无耻之徒!本相念你是郭尚书的后人,这才取信于你,未想到你竟是个贪生怕死的鼠辈!"言毕,又看了看担架上郭尚书的尸首,稍一犹豫,命人将郭笨聪拿下。

郭笨聪眼看几名士兵向自己走来,急道:"丞相别急,暴风雨即刻就至,不出一个时辰......"一边说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