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更新快,免费!
今年的油茶籽丰收, 大约还需要三天的时间才能彻底把壳给脱完。
乔茗茗吃过午饭后又来晒谷场,直等到傍晚五点收工之后才回家。
11月后,温度下降的非常快, 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就从近30度跌到10多度。
村中炊烟袅袅, 夕阳下的村庄景色很是静谧和谐。
回到家,宁渝已经把煤油灯点燃, 见她回来又把饭菜端上桌,招呼说“饿了吧, 快点吃饭吧,闺女儿我已经喂完了。”
今天晚饭是丰盛的,有一道肉沫芋头。
把小芋头削了皮, 放入锅里煮上十分钟,而后装盘洒上剁椒和盐放入锅中蒸,得蒸到筷子能轻松戳进芋头里才行。
只是这样可还不够,宁渝又把乔茗茗今天从县里带回来的猪肉割下几两剁成泥,加上香菇碎,放到油锅中加酱油料酒炒炒,最后盛起来浇在芋头上,于是一道香喷喷的肉沫芋头便完成了。
如今正是吃芋头的季节, 村里的芋头十月中旬时就已成熟, 收获后拉一部分到县城收购站, 又留下一部分分发给村民们。
他们家分到了整整五十斤的芋头,听着很多但其实也不算多, 断断续续吃了一段时间如今已经见底。
不过乔茗茗和衡衡都爱吃芋头,宁渝决定再去找村民们换几斤回来。
滑糯的芋头混合着香浓的肉沫与肉汁,浇在白米饭上拌一拌,舀一勺饭到口中时那滋味简直一绝。
吃完晚饭, 乔茗茗悠闲地坐在院里的竹椅上休息,把老发香菇的事儿和宁渝提了提。
今夜星星不多,但月光明亮。
宁渝洗完了碗,拿着布擦擦手说“目前确实比较难大规模的人工种植,如果要种真得去山上种。”
乔茗茗好奇“是哪一步不行呢”
宁渝笑笑“几乎是步步不行。”
要是自家种些那也就罢了,一个步骤没搞好香菇全毁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你若想搞产业,一批香菇毁了得是天大的问题。
说实在话,他们这里的温度并不太适合种香菇。真要想大规模种植,控制湿度的东西没有,控制温度的东西也没有。
宁渝“你说的那种菇,味道若想好就只能到山里去,找椴木,自制菌种,然后等待一整年,等第三年十一月份时才能收获。”
乔茗茗疑惑“可是”
宁渝“可是咱们自己种的都快对不对那是代料香菇,这种做法成本低,收益快,往后大概率会推广开来,代料香菇也会代替老发香菇渐渐占据市场。老发香菇需得用阔叶树作为培养原料,成本过高。”
他想了想说,“算了,过段时间看看能不能上山找根自带菌种的木头下来,你在家养一段时间你就能知道。”
乔茗茗眼睛一亮,盯着他跃跃欲试。
宁渝“衡衡和彰彰。”
乔茗茗“哎呀,找小弟”
行吧,宁渝心想小弟又得嚷嚷着他姐撒手把孩子塞给他带了。
睡前,乔茗茗又看到宁渝在书桌前奋笔书写,他已经连续好几天这样了。
因为他先前的工作,乔茗茗很少会问他在写些什么,更是不会去翻他的本子。
可今天乔茗茗实在忍不住,问“给衡衡写故事”
宁渝摇摇头。
乔茗茗“写信”
宁渝点头,手上动作未停“算吧,但是也在写资料。”
“哦”乔茗茗躺下,抬腿蹬啊蹬,“你这段时间总上山,就是写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