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清明很满意地看了黄自强一眼,说道:“几位的发言都很有见地,我同意召同县长的意见,从现在起,我们在江海市场上不能再打龙山的牌子,要打洪蒙的牌子,让江海人知道他们吃的是洪蒙的蔬菜。”
“单县长是老经济了,说得很对,这个机遇不会一直等着我们,我们也不是人家的唯一选择。宏达县长站得高,看得比两位副县长更远一些,经济发展工作政府领导机关责无旁贷。自强主任的意见更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
“我讲几点:一,成立洪蒙县蔬菜工作领导小组,我任组长,宏达同志任副组长,胜利同志和在座两位副县长任领导小组成员。县政府序列设一级单位蔬菜发展管理局,由县编委负责起草增编方案,组织部物色正、副局长人选。”
“二、调整产业结构要与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结合起来。我们洪蒙有一百八十万亩耕地,我的意见可以考虑逐步发展,拿出一百万亩种植蔬菜,把洪蒙建成北方地区最大的菜园。”
“三、在蔬菜发展管理局成立之前,胜利同志负责与江海洽谈的准备工作。”
唐宏达插言道:“县政府这边应确立一个分管副县长,指导洽谈的准备工作。”
常清明驳回了他的话:“所有人事问题拿到县委常委会上议。”
第123章 靓女上门
工作汇报结束后,周胜利在县政府机关食堂简单吃了午饭,骑车直接回到龙山自己的住处,根据汇报时常清明的意见准备给乔嫣然带回去的材料。
他刚把材料准备好,刘月兰带着乔嫣然推门进来了。
在与刘月兰下乡的过程中,乔嫣然一个劲地向她打听周胜利工作和生活上的事。
作为过来人,刘月兰一眼看出她陷入了恋爱的旋涡,把周胜利在龙山的情况拣着最能打动女孩子的事情给她讲了几件。
当听说他刚分配来时受到打压独自一人住在水库边上时,她的眼泪滚出了眼眶。
听说住在一个四面很荒凉的孤院里,他试验成功了花生保护地栽培技术、冬暖大棚技术,还发现了生长快、肉质鲜嫩的龙山巨型鲤,三项技术全部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她两眼闪光,脸色红润。
从村里回来时,她提出到他住的地方看一看。
两人特地拐了个弯路过周胜利住的水库管理站门口,竟意外地发现大门没上锁,就推门进来了。
乔嫣然进门后第一眼看到了墙上挂着的几幅字。
最上面的一幅是明朝晚期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傅山的书法作品。
周胜利喜欢他作品那种任性直率,古奥老拙,慷慨苍凉的艺术风格,所以挂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乔嫣然惊叹道:“傅山的书法,太珍贵了。”
周胜利跟着智和师父学的书法,在技巧方面得到师父的真传,但对书法史和理论知识方面欠缺。
他在两间垃圾屋里拣出的书画作品有很多,他从中拣了三幅他不知道名字,但字他却喜欢的书法作品在县城装裱后挂在墙上。
看着乔嫣然夸张的表情,他问道:“你知道这个傅山?”
乔嫣然不以为然地说:“清初第一写家傅山谁不知道?他草楷篆隶,无不精工,书法豪迈不羁,独辟蹊径,名满天下。他的书法出自颜真卿,还总结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于直率毋安排’的经验。”
周胜利坦承地说:“我不知道这个人,还有这两幅作品的作者我也不知道。”
刘月兰对书法没有研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