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我看就是白话,跟不搭边。”
李修齐不服气。
“这你便不懂了,字的韵味美感,这是给些喜好学之人用来钻研的,字能给百姓带来什么东西呢?普通百姓,他们不想钻营字韵脚之美,他们只关心田里的庄稼好不好,今日会不会下雨,今年能不能吃的上饭。”
“所以,如果说诗歌学是为了美,为了艺与术,那么白话便是与百姓息息相关,是为了普及与运用,为了百姓明理,所以搞那么拗口作甚?”
李修齐这时杠精附体,拍桌子:“你何时看见百姓去收藏白话的竹简了?”
沈浪看他的眼神仿佛看个弱智,开口反问:“你何时看到百姓有钱去买竹简了?”
李修齐脸红,憋了半天也憋不出来什么,索性指着沈浪所写的这篇《小蝌蚪找妈妈》反问:“这……这蝌蚪变青蛙的古诗,能教会老百姓什么道理?”
“他们知道青蛙是由蝌蚪所变有何用?既不能学到采,又不能对其生活产生影响,这篇岂不是废话而已?”
沈浪写完,将笔放在边,看着李修齐,缓缓开了口:“修齐啊……”
没有了长公主,李修齐就仿佛放飞自我,此时和沈浪的关系也拉近了许多,直言:“赶紧说,别卖关子。”
“这叫生物学。”
“何为生物学?”
沈浪组织了下语言:“生物学便是,让我们更了解这世间存货的物种,例如这鸡,哪些鸡好养,哪些鸡养不活,哪些鸡有毒,不能食用……那些鸡给田野造成的破坏太大,旦发现便要处死,否则庄稼就会被毁。”
“就拿这青蛙举例,青蛙食什么,你可知道啊?”
李修齐被问得滞,他生来便是寒门,虽然不是贵族,但至少还有个门,所以从小便在家受培养教育,并不曾了解过青蛙,甚至家连耗子都没见过几只。
“我怎会知晓?”
“这就对了,”沈浪目光灼灼地看着他:“这青蛙食虫,害虫居多,若是南方种植水田,多养些青蛙,收成便会更好些,若是谁家将附近的青蛙都抓取吃了,那他家今年的水田收成怕是就会非常不好。”
李修齐神变,忽然便有些理解了沈浪这所谓‘生物学’的些意义。
“再比如燕子。”
“燕子低飞时,天气阴沉,往往就要下雨,你可知这又是为何?”
燕子低飞能预示下雨?
这题对于李修齐来说也是超纲的,他从未听说过,燕子还有这等妙用?
沈浪微微笑:“因为雨天气候湿,湿了蚊虫的翅膀,蚊虫飞不高,燕子要捕食,自然是要低飞才能吃到虫儿。”
“你能说这些用?”
李修齐摇了摇头,这些……的确有用,只是用处到底还是不大罢了。
“为何良田比次等田收获的粮食多出几倍?良田与次等田地的区别究竟是什么?”
“人是有求知欲的,若是知晓了为什么良田便是亩产高,次等田产量低,若是知道了根本原因,那么是否可以想办法将世间次等田都改善成为良田?”
李修齐瞳孔地震,讲不出话来。
沈浪叹了口气:“现在和你说这些确实太早,就像今日在幼儿园,个小小的孔明灯,它可以飞,可以在夜里发光,腾空而起,这便是最初代的远距离信息通讯设备。”
“若是你李修齐搞懂了孔明灯的距离与可观测距离,那么完全可以做到以灯为号,远距离指挥将士作战,与烽火台的用处差不多。”
“像你所说,若是你能懂得其原理,孔明灯是可以装载人上天的,只不过战略意义不大,上天之后便会成为靶子,很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