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务之急,不是抓日谍。
而是要将炭疽杆菌的来源地找到。然后毁灭。
什么小分队突入。什么CBQ战术,不存在的。就一个字——炸!
使用81毫米迫击炮。狂轰滥炸。
直接将目标区域全部夷为平地。
他一个人就能干。
无需其他人协助。
终极保密。
但是不能使用107火箭炮。否则就会露馅。
一旦107火箭炮出现在冰城(哈尔滨),日寇立刻就会察觉。
眼下,驻扎在冰城的,是日寇第三军司令官。就是原来的13师团长——荻洲立兵。
从之前的战场交手来看,这个家伙非常狡猾,谨慎多疑。
徐州会战,谷寿夫的第六师团,被他张庸连续打爆了好多次。但是十三师团果断开溜。
对于火箭炮,荻洲立兵的记忆,应该是非常深刻的。
啾啾啾的声音一响,对方肯定会想到是他张庸来了。
那就麻烦了。
“医疗队呢?”张庸转头问石井,“什么时候到?”
“马上。”石井回答,“已经在路上了。”
“我需要给所有人消毒,全部都用高锰酸钾清洗过,然后换上干净的衣服。”
“你……”
“怎么?又要我给梅津美治郎打电话?”
“明白!”
石井悻悻的答应着去安排。
高锰酸钾清洗液,这些都是必备的。防化部队就有。
日寇就有防化部队。主力师团都配备有防毒面具的。
其实,**根本没有毒气弹。
日寇的防毒面具,到底是针对谁,不言而喻。
在太平洋战场,美丽国好像也从来都没有使用过毒气弹。欧战也没有。
安排清洗……
换新衣服……
忽然间,雷达地图有感叹号闪烁。提示有危险。
发现炭疽杆菌
危险程度:高
注意安全
注意安全
随后,又有信息连续提示。
查看。发现十四个红点正在靠近。分别坐了三辆车。
看来,日寇是准备上大分了。
在被释放的抗日分子身上,注入炭疽杆菌。
时间刚刚好。
等他们出境以后,病菌就开始发作。然后开始传染。愈演愈烈。
理论上的确是这样的。如果不知道底细的话,确实很容易上当。
但是……
默默看着。不动声色。
三辆半新不旧的卡车来到了监狱门口。下来一堆白大褂。
一个个都是口罩、手套、脚套,将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的。甚至连眼睛都戴着专用的防护镜。
很专员。
但是专业过头了。
一般的医生,怎么可能如此专业?
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静悄悄的侧头看石井。发现对方也是神色迷茫。
显然,对方也没想到,上面派来的医生,居然将自己包裹的好像木乃伊似的。
没必要吧?
那些白大褂下车以后,开始卸货。
一个又一个的大箱子。显得非常专业的样子。但是确实演过了。
发现炭疽杆菌
发现炭疽杆菌
雷达地图默默地提示感叹号。
其中两个大箱子,装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