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六卷仕途]
第289节陷入迷惘04
这项活动开始后,工商税务城管联动起来,加大了对各个商铺的清查力度。要建立好的市场秩序,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那么,就要从查税开始。这样一来,所有的商铺都人心惶惶,大家闻风而动,只要听到工商税务或者城管的来了,一定是闭门谢客。
余河本就脆弱的经济,被这样一弄,越发变得萧条不堪。
商铺关门,街面冷冷清清。余河人感觉到大街上犹如过年放大假似的,商铺都关门谢客!
一日,工商税务城管的联动队员再次出来巡街,看到“好比家”超市在营业,一大拨人走了进去。
货架上所有的东西都要清查,没有按规定贴价格标签的,罚款;没有明确生产日期的,比如鸡蛋,罚款;没有质检证明的,罚款……几条罚单开出来,老板娘当场就哭了。
“我们做的是小本经营,就靠薄利多销,你们这样是不让我们活啊?是要把我们赶尽杀绝吗?这个鸡蛋,我们一直都是这样卖的,农家拿来,我们就这样出售,靠的就是信誉,靠的就是诚信,你们这样一搞,我们就没有诚信了?我看你们纯粹就是要罚款,就是要变着法儿地来压榨我们!你们不得好死!”老板娘边哭边骂。
这些人倒也不恼,你骂你的,反正我照章办事,你给不给,不是你说了算,不给明天你这超市就别想再开了!开具了罚款凭条,这些人就大摇大摆地走了。
留下伤心欲绝的老板娘依旧在痛心骂街。
还有更能折腾的。
锦河镇据说有个烟酒铺,因为经营得比较成功,弄了四个店面,开在最热闹的街口,生意兴隆。
“两打两建”开始后,这个店按面积要缴纳巨额的税费。
为了逃避税费,也为了玩死这些狗日的,老板把店铺隔成了八间小小的铺面,每个铺面一张营业执照,家里从老到小,全部都是经营者,好好一间有规模的店,被这样一整,变得七零八落的,惨淡经营。
农贸市场上的任何一家经营户,都要有各项证明。连卖咸菜的老太太,他们也不放过。说咸菜要有生产日期,保质期,质检证明等等。老祖宗卖咸菜,历来都是这样卖的,从来没有过什么证明。轮到他们这儿了,不能卖了,得弄什么七证八明的!让他们到哪儿去弄去?
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太太,弄了点腌菜到市场来卖,城管的人上前去查证,老太太张着嘴,根本不知道这些人要干什么?好吧,没证,那就交罚款,四百!
老太太一听,要交四百的罚款,立马就嚎啕大哭起来!她辛辛苦苦年头卖到年尾的咸菜,也赚不够几个四百块啊!老太太边哭边颤巍巍地从袋子里掏出一个黑色的塑料袋,打开,里面是那种花手绢,再打开,里面还是一个布袋子,这里三层外三层的拨开后,看见那一叠毛票,数了数,也就不过二十几块钱。
没钱?城管的二话不说,立马把老太太的咸菜坛子给扛上车了!
周围的人看不过去,上来制止。没曾想,这群城管和他们发生了冲突!拉拉扯扯中,城管见市场人多,寡不敌众,且战且退,开着车子逃跑了!
这样的镜头据说还有很多很多,杜秀青没有亲见。这个场景也是在家里吃饭的时候,听公公丁月成说的。
丁月成边说边摇头:“这个世道真是变了!以前我们说鬼子进村鬼子进村,个个吓得面如死色,现在可好,城管来了,比鬼子进村更可怕!以前我们去市场,秩序井然,各种商品非常丰富,这样一弄,老百姓不敢进城了,我们连基本的生活物资都没有保证!还谈什么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我看,纯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