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县委书记香艳官路:权色漩涡 20.意外收获01(1/8)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第6章第六卷仕途]

第230节意外收获01

时间不知不觉就悄然而去,暮春已过,余河的夏天再次悄然来临。

自从上次林宇对杜秀青说了把藕西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村,林宇果然为藕西村带来了很多利好的消息。

林宇为藕西村争取到了可观的扶贫款,同时带来了一个定点的扶贫企业,信江市电力公司专门对口来支持藕西村的建设。

有了这么强大的力量支撑,藕西村很快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吴永进为村里的道路进行了全新的规划和修建,并且在村口修了一个高大的门楼,上面雕龙画栋,正中间刻着“藕西村”三个浑圆有力的大字。

这座门楼成了藕西村的标志。其实,以前藕西村的路口本就有这样一座门楼,那是清朝康熙年间藕西村出了一位翰林院的学士吴大钦,他返乡时为村里捐建的,藕西村人也把先前那个门楼叫做状元坊。

后来经历了多次运动洗劫,村里一些值钱的宝贵的东西,都被清除干净了,这座门楼也被推到,最后连骨架也找不到了。

如今重新修建这么一个气派的门楼,也算是还原了藕西村的光辉历史。

从门楼的地方开始,就是新修建的全新的村道。平坦的水泥路面,和城里的路没有两样。村道一直延伸到村里,在村庄里又分成四条分道,把村内的道路也连接起来了,家家户户门口都是水泥路面,都可以行车,宽敞而又洁净。

村里的厕所和猪舍全部进行统一规划,放在村庄的西边。有条件的家庭,自己改水改厕,村里的排水渠道重新开挖,埋下大涵管,实现污水统一收集,村西边的一处涵沟,涵沟设计成了一个大沼气池,进行沼气收集,再用管道送回到村民家中。沼气池的粪渣定期清理,成了田地里最好的农家肥,如此循环,实现了污水和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由此,藕西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信江市电力公司专门出资,把村里原先空置的大仓库改建成了老年人活动中心。

里面按照城里的老年人活动中心进行布置,有大电视,还有各种娱乐设施,门口的空地上还增添了很多体育设施,为了满足儿童的需求,还加了一个儿童游乐场地。这个不算很大也不算很豪华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建成后,成了藕西村最热闹最开心的地方。

晚饭后,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争相来到这里,健身、娱乐,孩子们玩耍追逐,这个曾经被称为刁民村的地方,焕发出了全新的生机和活力。

信江市电力公司对吴永进的眼镜厂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他们把吴永进的眼镜作为公司外勤人员工作配备的定点采购,这为吴永进带来了稳定的收益,无异于给他这个刚起步的小厂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五月初五端午节到了,余河人在端午节有个非常隆重的活动:划龙舟。

余河,这条余河人民的母亲河给了余河人得天独厚的条件,是举行龙舟赛的好地方。

每年端午节前,余河都会下几场大雨,余河人把这个雨称作龙舟水,意思是这几场雨下过之后,余河里就有水了,就可以划龙舟了。

余河人划龙舟最热闹的一天是在每年的五月初十。这天的余河大堤上,人山人海,有看龙舟的,更有趁着这个机会来发财的众多小商贩。所以,余河大堤上,这一天不仅成了娱乐的圣地,更成了一个小型的交易会,农村人所需的服装鞋帽,生活日用品,还有各色各样的食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藕西村在平安镇是大村,村里有八艘龙舟,统一用的是黑色的旗帜,上面写着“吴”。这样的旗帜显示出了藕西村在龙舟赛上的霸主地位。余河人-->>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