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队máo驴千石麦,粮宦昨日过包头”。刘一民轻声yín哦几遍,这才转身问郭沫若:“沈逸千先生来了没有?”
一个三十来岁的画家闪身而出,说道:“刘将军,我就是。”
刘一民指着《运粮图》说道:“沈先生,这幅画是什么时候作的?”
沈逸千回答说,这是绥远抗战时期的作品,是为了声援傅作义将军和他率领的抗日将士,1937年3月曾在南京举办“援绥艺展”,这幅画是其中的一幅。
刘一民点点头说道:“傅作义将军是全民族抗日英雄,沈逸千身背画夹,餐风lù宿,为战士们写生作画,鼓舞士气,也是民族英雄。”
说完,刘一民要李小帅取来笔墨,略一思索,在画上题到:“中国画历来讲究线条、意境,以神似胜形似,凡山水、huā鸟、人物皆可入画,经画家勾勒渲染,遂成佳品名作,给人以美的享受。历朝历代皆有名家大作传世。自抗战军兴一来,侵华日军攻城略地,占我城池,杀我人民,夺我资财,其罪其恶,罄竹难书。凡我**民,无论各行各业、各党各派,均应团结抗战,与日寇作必死抗争。今日欣见沈逸千先生大作《运粮图》,以西洋画法为本,用中国画技法写抗日故事,风雷jīdàng,慷慨奔放,尽显我抗日军民英雄本sè,诚为抗战文艺之奇葩力作。观后涂鸦,与民族的、抗战的艺术家们共勉。八路军教导师长刘一民谨记。”
写好年月日后,刘一民笑着对沈逸千说:“沈先生,不好意思,一时手痒,污染了你的大作。请原谅啊!”
不等沈逸千说话,郭沫若就说道:“原谅什么啊?感谢还来不急呢!民族英雄、无敌名将,又是一手大家书法,论点鲜明,有引导风cháo作用。这幅画以后怕是要身价百倍了。小沈,还不谢谢刘师长?”
沈逸千这个时候名声不显,距离那几个成名艺术家差距不小。见刘一民给他题字,又写的那么好,说出了自己的心意,jī动的不行,连说谢谢。nòng得刘一民不好意思,拉住他说应该说谢谢的是他而不是沈先生。
倪华自然是知道刘一民的油画水平的,就想把刘一民给自己画的油画拿出来让这些名家欣赏一下。但想了想还是算了,刘一民没说,她要是自己拿出来可能会让刘一民不高兴的。但是,毕竟是女儿心性,倪华还是拉着刘一民,让他趁着笔墨,给自己的肖像画上题个字,做个纪念。
刘一民笑着说:“放着现成的大文豪、大学问家、大书法家不求,让我丢人干什么么?”
郭沫若一听就笑了,走过去接过刘一民的máo笔,蘸满墨汁,在倪华的肖像画上题到:“英雄儿女牡丹sè,跃马挥刀斩阎罗”。写完,落上名款,撂下笔,盖上印章,哈哈一笑,拉着刘一民走过去坐到椅子上,大声喊叫拿酒、拿好酒,今天要和刘师长开怀痛饮。
搞艺术的人大多好酒,郭沫若一招呼,大家纷纷就坐。战士们端来早已准备好的酒菜,刘一民和众人连碰三杯,这才说道:“各位先生,我知道大家都是蜚声中外的大艺术家,我有个想法,说出来和大家探讨。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郭沫若到了八路军根据地就象回家一样,见刘一民如此斯文客气,就笑话他是拿刀的手玩开了绣huā针,装温柔了。有什么话直接说就是了,不必客气。
刘一民也就不客气了,说道:“在诸位之中,论起绘画技巧、功力,沈先生可能还不是数一数二的。为什么我要在沈先生的画上写下那么一段话呢?大家可能不知道,我们在山东开过一次文艺宣传工作座谈会,我在会上讲话,核心是要解决文艺宣传工作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