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目标是,山东我军主力明年底以前要建成三十万以上精锐野战军。至大后年,也就是到1941年底,要建成百万大军,与日军实施战略决战。
鉴于教导师有一定数量的装甲力量,要求单独建设装甲部队,作为山东我军突击箭头。
考虑到山东我军和山西我军缺乏炮兵人才,根据朱瑞同志提议,拟成立八路军炮兵学校,负责培养营、连、排级炮兵干部,向全军输送炮兵人才。
刘一民汇报的第四部分是地方武装建设。
目前山东共有泰安支队、鲁东南支队、苏北支队三个支队,从兵力、干部配备、火力等方面看,泰安支队和鲁东南支队有直追主力旅的实力。苏北支队处于敌后,虽然也是旅级支队,但实力太弱,需要拉回山东根据地补充整训。
鲁西警备旅、鲁西警备二旅、清河警备旅、胶东警备旅、鲁西南警备旅、泰西警备旅经过战场锻炼后,战斗力明显提升,下一步主力扩军时,要从这些部队抽调骨干团加入主力,磨合训练,达到主力水平。主力扩军后,设想增编警备旅,拟增编鲁南警备旅、鲁中警备旅、济南警备旅、胶莱警备旅、青岛警备旅。现在山东根据地大局稳定,兵源充足,武器充足,各主力部队训练有素,完全可以为各警备旅提供干部和骨干。等上述警备旅建设完成后,山东我军完全可以形成内线、外线两大集团。内线部队以警备旅为主,任务是保卫根据地,为主力部队训练补充兵员。外线部队由主力编成呢该,作为我军战略力量使用,组织发动大的战役。
作为各警备旅的补充部队,目前,山东各县正在组建和恢复各县县大队、区小队和民兵联防组织。这个工作分配至各主力旅、支队、警备旅,一个团包两个县,务必完成任务。
刘一民汇报的第五个问题是经济建设。
农业上山东今年开始推广一年两熟耕作法,明年各根据地全部推广一年两熟耕作法,大幅提高粮食产量。但是,由于山东多年战乱,河道失修,水利设施毁坏严重,导致山东农业既要防备风灾、水灾,又要防备旱灾,必须下大力气整修黄河堤防,整修水利设施,提高土壤肥力,才能保证山东粮食供应。
工业上,山东工业主要集中在青岛,我军占领青岛后,虽然抢运了大部分工业设备,但由于日军的空中优势,不可能大规模发展工业。这样一来,会导致山东工业水平下降,象棉花、蚕丝等农民创收农产品销路必然不畅。胶济路战役结束后,山东的形势相对好转,根据地面积大幅扩大,有了广阔的战略纵深。鉴于这种情况,决心恢复铁矿、煤矿、铜矿生产,在山区建设较为隐蔽的钢铁厂、机械厂等小型企业,为军工生产服务。同时,利用民间资本力量,恢复纺织和蚕丝业生产,既满足部队需要,也满足群众生活需要。
商业上,山东局和教导师一直严格落实我军保护民族工商业政策,注意疏通和保护商路,维护根据地商业流通。但是,我军山东后与日寇连番激战,日军重兵集团过后,山东各行各业都损失惨重。其中,商业受打击最大。主要是日军重兵集团各部队没有长期固守山东的任务,一切以劫掠为主,商业设施和商户、商品是他们劫掠的重点目标。虽然采取了坚壁清野措施,但我军主力未到地区,缺乏有效组织,受日军荼毒尤其惨重。大部分商户几代人积累的财产都毁于战火之中,破产或频于破产,必须从资金上给予适当扶持。
金融上,我军成立的渤海银行,资本雄厚,发行人民币,开始开办人民币、法币存贷业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