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东方皱着眉头道,“大林,你这是好心,请大家吃喝,可你这把事做前面了,调子拔这么高,以后村里别人家做事情,难免都会跟你对比,你这样得罪人。”
说白了,李林是一己之力,提高了岔路镇的酒席水平!
最关键的是,还不收份子钱!
以以后让别人家怎么办?
哪怕酒席是一个档次的,只要收份子钱,就显得小气了。
要是不收呢,小家小户的,谁赔的起啊?
还不如不办呢。
李林正要说话,就突然听见钱老太太道,“你就会多事,怂人说怂话。
大林又不差这个钱,他做什么都是他的心意,管别人怎么想呢。”
“就是,”
钱长江附和道,“我穷的时候,我都不在乎他们想法,我现在有钱了还在乎他们想法,那我还赚钱干嘛!”
“得,算俺多话了。”
钱东方不得不承认他儿子说的是对的,看向李林道,“大林,你这办席,玉梅能回来吗?”
“你又说胡话了,”
钱老太太埋怨道,“这玉梅带孩子去首都上学,这还没到半个月呢,来回路程这么远,是这么好回来的?
她回来了,那孩子怎么办?
你就没想过?”
钱东方讪笑道,“俺这就是随口一问。”
他不明白这老太太是怎么了,这是吃了火药了?
怎么老是针对他?
“婶子说的对,她们娘几个回不来了。”
周牙子的效率还是可以的,钱到位以后,年后给程玉梅找了一个入不敷出的棉纺厂的岗位,成了正儿八经的国企职工。
有正式工作,有房子,五月份就把户口给迁了过去。
在开学前,三个娃子的户口也跟程玉梅在一个户口本了。
也就是说,现在家里有两个户口簿,程玉梅和三个娃一个,他大老林的户口簿现在就剩他孤家寡人一个了。
娘们、孩子的户口出去就出去了,用抖音上的话来说,叫小润。
但是,他是个爷们。
家里有房有地。
一定会留住能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
换户口没必要。
“还是你大林会谋算,去首都读书,那肯定比咱们这旮旯强,”
钱老太太忍不住感慨道,“就是不知道娘几个在那边习惯不习惯,一个人带三个孩子可够累的。
俺这身子不利索,要不然也去帮着照看一阶段。”
李林笑着道,“我让丁正老娘跟着一起去了,两个人伺候三个孩子,应该没什么问题。”
“丁正老娘去了?”
钱老太太很是诧异,她还不知道这回事呢,“丁正他老娘也才三十出头,是个利索人,她去了也挺好,能帮玉梅分担一下。”
“我也是这么想的。”
程玉梅初次进京,人生地不熟,兼带三个孩子,李林本来就担心。
结果丁正这小子机灵,主动说自己老娘可以帮着去带孩子。
丁正老娘陈金华,三十出头,虽然只是个乡下妇女,可以前是公社左右有名的铁娘子,做事做人都很靠谱,让她去陪程玉梅娘四个,李林还是比较放心的。
而且,为了儿子的前程,为了自己能挣钱改善家庭经济条件,她也是非常乐意的。
办席这天,老天爷给面子,秋高云淡,不冷不热。
李林就在新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