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婆婆的儿子宗林死在1977年年初,因为他媳妇当时怀了孕想吃米花糖,大冬天的,宗林冒着风雪去公社给她买,结果不幸出了事。而过了两天,召他回城的电报到了,可惜他再也接不到了。
而宗林媳妇,肚子大了不好打胎,只能生下宗越。之后拿了家里所有的东西跟着一个考上大学的知青去了京城,把孩子抛在了乡下。
好在大队部里有人看不过去联系到了宗婆婆,宗婆婆这才赶去接了孩子回来。
这孩子出生就没怎么喝过亲妈的奶,幸亏那边村长的儿媳妇刚生了也有母乳,把他抱过去一起喂了。
宗婆婆留下钱票感谢,带着瘦弱的宗越回了海城,好在他们家的房子被返还,也不至于没了落脚地。
宗婆婆连着白发人送黑发人,若不是还有宗越,只怕也要跟着去了。
她现在活着的指望可不全是宗越嘛!
只是她到底在乡下那几年伤了身体,怕自己不能陪孩子长大,不得不提前为孩子做好打算。
听完宗婆婆的要求,两人都表示没问题,应了她的要求。
宗婆婆也是个爽快的,当即拿了资料带着两人去迁了户口。
一件心事了结,林苔长舒一口气,连带着觉得外面空气都好了不少。
又带着池骋一起去了菜市场,买了些萝卜、土豆和长条年糕,还买了不锈钢的圆勺。
到了家里,也接近晚饭时候了。林苔请宗婆婆他们一起吃晚饭,也算是感谢。
池骋去房间里拿买户口的钱给宗婆婆,宗婆婆也坦然地收下了。
池骋看林苔在切萝卜丝,接过来让她去一旁休息。
林苔问道:“池骋,你能做切丝器吗?”
“切丝器?”
林苔给他形容了一下切丝器的大致样子,池骋点点头,说明天给她做。
按着林苔的要求,把萝卜切丝,土豆切条,处理好后然后下油锅。油是昨天炸鸡剩下的,舍不得丢,用碗盛起来放在一边今天接着用。
林苔让池骋做的分别是油墩子、薯条和炸年糕。油墩子就是把萝卜丝放在圆勺里挂上一层面糊,长条状的年糕两边剪了开花边,林苔本来还想炸火腿肠,可惜85年市面上还没有,只能放弃。
昨天他说的没错,炸鸡的受众虽然广,但是能消费得起的只怕还是有限。她之前跟着庄娜出门逛街,发现后世大火的肯爷爷之类的还没进入中国。
现在做一些符合国情的饱腹的炸物是必需的。
等东西炸好后,林苔撒上调味料或者番茄酱,都是昨天做炸鸡的时候就一起买回家的。
炸好后喊宗婆婆一家吃饭。
炸土豆和炸年糕都是饱腹的,宗越捏着土豆条沾番茄酱吃得不亦乐乎。宗婆婆倒是偏爱油墩子,外面酥脆,里面又是清口的萝卜。
池骋显然更喜欢撒了辣椒面的炸年糕。
第二天阿猛就带来了店铺的消息,那家人只卖不租。
池骋和林苔一起去看,说是店铺其实是学校旁边的居民区住宅。
现在已经八五年了,学校门口沿街的好铺子早已经被人租走了。阿猛找到的这家人准备出国,手上的房产都要出手用来换现钱。
林苔意识到现在正是“外国的月亮更加圆”的时期,大家都热衷于出国。
这家人的房子在距离学校三百多米开外的一处居民区,距离不算近,而且还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不沿街,是从路口进来的第二排第一家。
房主说是两层楼高,可是第二层几乎塌了。倒是在现在海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