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关,安王府。
作为西北的最高统治者,老安王也在时刻关注着各处的情况。
每年,老安王都要派人四处巡视,私下里监督着各县官员的情况,若是发现贪赃枉法,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便会严惩不贷,可以说,安王府在西北深得民心。
这次修建水库,老安王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国库不丰,朝廷是指望不上了,修建水库只能是积西北之力。
他看了罗逸带回去的计划书,知道不能操之过急,便打开西北的舆图,仔细的查看起来。
经过查阅西北各地的文档,发现烧制水泥需要的材料都有,正好几处矿山几乎就在一条线上,只是需要开山修路,才能连接起来。
老王爷召集了王府幕僚,还有府衙的所有官员前来议事。
“都说说吧,关于这次本王决定修建水库的事,诸位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老王爷,属下认为修建水库可行,咱们白马关以西确实水源不丰,旱地居多,老百姓靠天吃饭,日子实在过的艰难,若水库建成,功在千秋!”
其中一个幕僚完全支持老王爷的决定。
因为之前已经就修建水库和挖池塘蓄水之事,各部官员已经讨论过了,自春耕之后各县的情况都定时汇报上来。
这几个月不降雨确实让人忧心,这更坚定了老安王修建水库的决心。
听到有人赞同,老王爷点头,又看向其他人。
“老王爷,修建水库是好事,只是如今不靠朝廷,以咱们白马关的财力,修建水库这样巨大工程,恐怕有些困难!”又有人站出来说道。
“王爷,自古以来,只听过防洪防涝,还没有听说要修建水库防旱灾的,与其劳民伤财,耗费巨大的物力财力,还不如等旱灾来临,用这批物资赈灾!”
又有人报不同态度,并不看好修建水库。
“刘先生此言差矣,与其坐等灾难降临,不如一劳永逸,修建水库和赈灾并不冲突,到时可以以工代赈,一举两得!”
下面的官员你来我往,争论不休。
“诸位所言,都要道理,不过修建水库势在必行,为长久之计,暂时的困难,都要想办法克服,大家不要一听说工程巨大,害怕损耗不起,这里有一份资料,大家都看看吧!”
作为西北的最高决策者,老安王做的决定,幕僚和各部官员自然无人反驳。
即便是有不同意见,在看过这份详细的计划书之后,也改变了想法。
西北干旱是事实,若能改变这种现状,一时的困难也要想方设法解决。
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王府幕僚和府衙官员各司其职 ,并由州府下令各县,征调民夫,先修建水泥厂,做好准备工作。
水吏也前往天山山脉,勘探修建水库的有利地形。
水泥厂建在了大崖口关和裕丰县,因为这两个地方有石灰矿,岷县的煤矿正好在两座矿山中间,裕丰县旁边的肃宁县还有铁矿,这几个矿区正好在一条直线上。
众人经过商议之后,决定首先要修一条互通的道路,正好先实验一下水泥铺路的效果,这就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公文颁发到各县,老百姓顿时议论纷纷,到处都是讨论修水库这件事的好处与坏处。
不过,这是当权者的事,普通老百姓只要听调遣就行。
*
“宝丫妹妹,这是去找冬子啊?”
陆宝珠牵着小胖墩五壮的小胖手,正要走进外公家的大门,碰到了王玉生,王玉生就笑着和她打招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