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丞越听越震惊,这简直是颠覆了他的认知。
“大哥,若真有如此新奇的种田之法,如此高产的新粮种,的确非同小可,待明日我禀告县令大人,再做定夺。”
“相公,大哥,饭菜好了,先吃饭吧!”
此时,周玉兰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两个小丫鬟,提着食盒,把饭菜摆上桌,叫几个人过去吃饭。
饭后,几人又说了一会儿话,便早早歇息了。
翌日,吃过早饭,县丞便和里正前往县衙。
见到县令,县丞便把发现新粮种的事禀告县令。
“大人,你还记得去年初冬,从南方逃荒过来的人吧,有几百个人是一起的,下官便将他们安顿落户在八个墩,那里正是下官的妻兄所管辖,今日同下官前来的,正是下官的妻兄,还请大人定夺。”
县令也非常震惊,忍不住走出桌案,来到下首,沉声问:“周里正,真有此事?”
“大人,小人所言千真万确,不敢欺瞒大人!”
里正说着,又把从陆家救了小孙子,他去拜谢恩人开始,把事情从头到尾细说了一遍。
县令坐在案前,仔细听了一遍,觉得此事应该不假,心下已有计较。
他激动的一掌拍在案上,大声说:“好,若此事所言非虚,周里正,你举荐有功,本官绝不会亏待你。”
说完又对县丞说:“柳县丞,吩咐下去,即刻前往八个墩。”
“是,大人,下官马上就去!”
县丞和里正退了出来,吩咐衙役备好马车,又调了一班衙役跟着保护大人,一行人从县衙出发,匆匆往八个墩赶去。
*
在村子这边,村民们栽了红薯秧苗,给玉米又施了肥,又开始了建房大业。
分了一批人继续烧砖瓦,大部分人分工建房。
玻璃经过几次失败的烧制,硬是让陆老二琢磨出了门道,吸取了前几次失败的经验,终于烧制出了玻璃。
确切的说,应该叫毛玻璃,虽然薄厚不太均匀,透明度也不强,但已经很不错了。
看到烧制成功的玻璃,陆宝珠大喜过望。
这可是一大创举,没有先进的科学仪器助力,完完全全就是二叔实实在在琢磨出来的,二叔真是个人才啊!
虽然只是毛玻璃,可用来给全村的楼房挡风采光,完全足够了!
毕竟,这可是纯手工制作,条件限制摆在那里不是?
陆老爷子看着烧出来的玻璃,面露沉思。
这东西确实比他见过的明瓦透明度高,而且尺寸也比明瓦大很多,材料易寻,烧制难度也不太大,以后的用处肯定更多。
这么好的东西,他们真的能护的住吗?
一直在关注玻璃烧制的老大夫看过玻璃后,又听了陆老爷子的顾虑,大手一挥,豪气的说:“怕啥?该咋办就咋办!”
听了老大夫的话,陆老爷子和小孙女对视一眼,心放下了大半。
陆宝珠看老头这毫不在意的架势,更加肯定了心里的猜测,这是一位隐藏的大佬。
有了老大夫的定心丸,又有了成功烧制出来的经验,陆宝珠让二叔订制了一个模子,把玻璃全按一个规格大小烧制,因为没有裁玻璃的工具,在成型时定好规格是最好的方法。
陆老二依照自己摸索出来的方法,又结合小侄女的提议,先烧了一些玻璃出来,给老大夫的楼房安装起来。
安装了玻璃的楼房,里面确实光线明亮,采光非常好。
玻璃的问世,同样震惊了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