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这此出征帖木儿帝国的总兵力,是常备军五十万。
没错,就是五十万!
狮子搏兔,必用全力。更何况,大明现在要对付的是一个强大的陌生的国度,这个国度还是由一个阴险狡诈的天才的君王在统治呢?
兵力不够,万万不行!
当然,用不着民夫全部集结完毕,这五十万大军就可以出动了。
五年前,大明就秘密向叶尔羌行省,运送大量的军资,为和帖木儿帝国决战做准备。
现在,叶尔羌行省的储备,绝对够五十万大军用一年了。叶尔羌行省也可以征召一部分民夫,为大军效力。
现在这些民夫的征召,一方面是为了后续补充军资,一方面是为了明军在帖木儿帝国境内的行动做支持而已。
所以,大军出征,不一定要等到民夫完全集结完毕。
事实上,就在帖木儿帝国之变的一个月后,就有一场盛大的誓师仪式,在南京城外举行。
老规矩,朱元璋先祭祀昊天大帝,然后祭祀山川诸神,华夏历代有为之君。
然后,才朗声道:“天下兵马大元帅,何在?”
“儿臣在!”
蹬蹬蹬~~
随着一阵沉重的脚步声,顶盔掼甲的大明太子朱标,走上了高台。
是的,现在朱标的身份,不是类似之前“征虏大将军”“征高丽大将军”“征扶桑大将军”,而是一个干净利落的“天下兵马大元帅。”。
指挥起全国兵马来,正加名正言顺。
换言之,朱标手里的五十万大军,还不是他能调动的全部实力。必要的时候,不经请示朱元璋,朱标就可以调动全国任何一部分兵马,甚至大规模征兵。
朱元璋朗声道:“上古大军征伐,都要登台拜将。君主对大将行拜礼,曰:阃内寡人主之,阃外将军主之。将军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今日,朕虽不会以父拜子,却有话对你言讲,汝其听之!”
“儿臣洗耳恭听!”
“此次征伐帖木儿帝国,五十万大军,民夫近百万,诚华夏前所未有之盛大军容也!华夏,以族运授吾父子矣!若后勤不继,或者国内动荡令汝分忧,朕之过也!若是征伐不胜,或者旷日持久超过三年,我大明国力难以支撑……”
朱标毫不犹豫地接话,道:“那就是儿臣之过也!”
“很好!”朱元璋道:“吾父子勉之,兢兢业业,胜此一战,不负华夏!不负大明!”
“儿臣谨受命!”
不得不说,在知道帖木儿帝国的实力,以及帖木儿本人的狡诈之后,朱元璋真是前所未有的重视。
后来,帖木儿突然对境内的商队发难,更是出乎了朱元璋的预料之外,让他对帖木儿帝国更重视了。
“用兵唯谨慎”的朱元璋,现在力求把严肃紧张的情绪,传给大军每一个人。
他想让包括朱标在内的全军,去除一切骄傲、自负、轻敌的情绪,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竭尽全力争取最后的胜利。
当然了,朱元璋也明白,当初成吉思汗西征,难度最大的地方,就是花剌子模。
而现在的帖木儿帝国,就包括花剌子模。
完全可以说,帖木儿帝国,是当今世上,唯一能与大明帝国分庭抗礼的势力了。
只要击败帖木儿帝国,大明就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一统寰宇之路,再无大的障碍。
朱元璋微微点头,道:“多余的话,咱就不说了,吾儿勉之!大元帅,如今出征在即,你再对将士们,对天下人说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