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南郊,紫金山下。
雄壮威武:四万最精锐的吴国军士,盔明甲亮,排成八个方阵。列队于正东、正西、正南、正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八个方向!
尊贵肃穆:三千八百名文武官员和应天耆老,俱皆新装。官员们穿红着紫,身绣飞禽走兽,器宇轩昂,面色肃然。耆老们抖擞精神,满面虔诚,寂然无声。
神圣庄严:祭祀天地山川河流百神的敬神之香,在空气中弥漫。祭告昊天上帝的燔柴在熊熊燃烧,烟柱直冲上天。
在这一片雄壮威武,尊贵肃穆,而又神圣庄严的氛围中,朱元璋代表天下人,进行一场人与上天的沟通
“惟我华夏人民之君,自宋运告终……天下土地、人民,豪杰分争,群雄并起……惟臣偃兵息民于田里。今地幅员二万余里,诸臣下皆曰:‘生民无主,必欲推尊帝号。’臣不敢辞,是用以今年四月一日于钟山之阳,设坛备仪,昭告上帝皇祗,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简在帝心,尚享。”
朱元璋抑扬顿挫的声音,在祭坛上响起,向昊天上帝禀告,他已经削平天下无数诸侯,占地方圆过两万里,受天下亿万子民拥戴,将登上皇帝之位,总管天下山河,庇佑天下万民。
“臣等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应天文武百官,代表吴国官员,大礼参拜。
“臣等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应天耆老,代表吴国亿万百姓,大礼参拜。
“臣等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四万虎贲,代表吴国百万雄兵,大礼参拜。
至此,礼成。
朱元璋正式成为华夏的皇帝,一个崭新的国度也正式诞生!
这个国度的国号,就是“大明”。
有人说,这国号取自《易经》中“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承六龙以御天。”。因为这一句话的上一句是:“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以“明”代“元,理所应当。而且,朱元璋亲自书写过一副对联:六龙时御千官觐,五虎功成上将封。这幅对联整好和《易经》里的“六位时成,时承六龙以御天”,相对应。
也有人说,这是朱元璋在履行,当初对天下英雄的承诺,“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重开大宋天”的是“日月”,也就是明!
还有人说,这是朱元璋在团结军队中大量的明教战士,这国号是为了纪念明教,纪念沉江而死的小明王韩林儿。
但不管怎么说吧,华夏历史上,一个名为“大明”的辉煌朝代,就此诞生了!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明!
“不割土,不纳款,不和亲”的大明!
“北征漠北,南定交趾,七下西洋”的大明!
朱标穿越到这个时代后,必将更加灿烂,更加辉煌的汉家王朝——大明!
当然了,朱元璋完成祭天仪式,大明诞生,但今天所有的活动还没完。
稍后,朱元璋摆起皇帝全部仪仗,回到应天城内,前往太庙,供奉玉册玉印,追封他的四代先祖(高祖、高祖母,曾祖、曾祖母,祖父、祖母、父亲、祖母):男的追封为皇帝,女的追封为皇后。
然后,朱元璋回到奉天殿,再次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这时候就不可能是简单的山呼万岁了,而是正儿八经、文采斐然的贺表。
“天生圣智,宏开基创业之功;运际亨嘉,仰济世安民之主。万方欣戴,四海更新。恭惟皇帝陛下……偃武脩文,开太平于万世;制礼作乐,妙化育于两间。””
百官朝贺完毕,下一项仪式就是册立大明的皇后和太子。朱元璋先册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