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又拿起了一卷黄陵圣旨,朗声道:“孤闻,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小儿之养,关乎子嗣传承,不可不慎也!然世间多疾疫,世人养育艰难,孤与世子,甚为怜之!幸上苍保佑,世子有德,发明种痘之术,以牛痘替代人痘……”
很显然,这第二道旨意,就是宣布这种痘之术!
到底是人痘有技术含量,还是牛痘有技术含量?
当然是人痘啊!
从宋朝以来数百年,不知多少名医,呕心沥血,钻研降低人痘毒性的方法,积攒了大量的技术。
虽然这些技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算是做了足够的技术储备。
“牛痘”这个概念一出,吴国医学提举司的官员们,就不费吹灰之力地,掌握了种牛痘的法子。
然后,迅速在有痘疮流行的地区进行试验。
先用壮年男子实验,后是青年女子,紧接着是老人,孩童,乃至于刚刚满月的婴儿……
效果是相当喜人的。
包括那一百三十一四个刚刚满月的婴儿在内,无一死亡或者有严重的后遗症!
成功了!
牛痘的种痘之术,大获成功!
现在,朱元璋和朱标决定,在吴国境内,推广这种痘之术。最初孩童优先,渐渐推广到大人。计划在用三到五年的十一年,湖广、浙江、江西这三大行省,人人种痘!
要让吴国,变成无痘疮之国!
非但如此,所有种痘费用,全部由朝廷负责。胆敢因种痘之事,向百姓收取一文钱者,斩首!
“谢王上,谢世子!”
“王上仁义,世子仁义啊!”
“愿为吾王效死!”
“身为我吴国之臣,臣荣耀啊!”
“吾王必为圣君!”
“吾王当有天下啊!”
……
群臣再次叩首谢恩,语气中充满了激动。甚至有些人激动地眼中隐隐现出了泪光。
甚至有些人喊出了:“如今天下未定,又要推广种痘之事,我吴国定的俸禄,是不是太高啊?臣请依原例领俸禄!”
“我也愿意!原例俸禄,已经足以养活臣的全家。请朝廷将多余的俸禄,推广这种痘之术啊!”
“臣有些家资,愿献白银百两,以补充朝廷种痘之费用!”
……
好么,都有些人要捐钱了。
道理很简单,官员怎么了?官员也是人,也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人人心里有杆秤!
古往今来,除了大灾之年,百姓们何尝享受过官府的福利?
在如今这等不富裕的情况下,朝廷无偿推广种痘之术,这是怎样的心胸,怎样的德政?
这样的朝廷,不为天下之主,还有天理吗?
自己在这样的朝廷做事,不是足够光宗耀祖吗?
还有,自己捐资帮助朝廷推广种痘之术,不是大积阴德吗?
到了这时候,即便刚才有少数官员,觉得朱元璋定的官俸太低。现在也深感是自己的不对了——省下来的那些官俸,是用来无偿推广种痘之术的!自己还计较自己那三瓜俩枣的,要不要脸啊?
当然了,朱元璋和朱标也是不可能答应,官员们减俸或者捐资的要求的。
衣食足而知礼仪。
官员们体面的生活,还是要保证的。
朱标道:“诸位爱卿为了朝廷,自愿减俸甚至捐资,真是忠心可嘉。不过,这笔种痘的费用,其实不算太多,朝廷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