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通过这几年的观察,我感觉子云也算是一个靠得住的人,琰儿嫁给他,也算有个依靠了。
你老是说什么天下大乱,如今子云手下,有兵有权,琰儿嫁给他,安全也有保障呀!
说句不中听的话, 将来我们去了,也能放心呀!”
蔡邕听后,想了想,“怎么说呢?对于子云吧,我还是很中意的,
他虽说以武立功起家,没有显赫的家世,但他绝不是一个武人这么简单,
仅是如此年纪能够有这份成就,加上他的深谋和才能,两人也算是很合适。
再说了,如今子云的心意大家也算是都知道,不过我也搞不懂,子云为何没有提这件事。
夫人的话,我会考虑的,但现在也不是一个说此事的好时机,如今子云正是忙碌的时候,再等等吧。
等子云忙过这一阵后,我找个机会,悄悄的提醒他一下,作为名义上的先生,由我来说也不算过分。”蔡邕想了一下后说道,
“那好吧,子云孤身一人,没有父母,也没有女眷,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能直接和他说,这件事你可别忘了。”
“放心吧,怎么会忘呢?”蔡邕无奈的笑道,
……
第二天,张则把府邸中存放的东西仔细看了看,挑选了其中一些比较重要,保持期比较短的东西放入了意识农场中,
然后,来到了千机谷中,也挑选了一些重要的东西,收了起来。
同时利用空闲时间,张则视察了一下千机谷中的工坊,
看到铁毗管理的还可以,张则传授了一些管理经验,另外提醒了几句以后便离开了。
接下来,张则又去了黄忠的临时驻军处,一方面是算是慰问、犒劳军队,
另一方面,他也看了看那些降军,单独问了一些人,了解了一下他们真实的想法。
毕竟,想要做事,不能单凭他自己的想法,还要考虑到这些降军是怎么想的。
摸摸底还是有必要的,
接下来的数天时间中,张则一直坐镇郡守府,
一边和蔡邕讨论变法的事情,并且虽时准备好给顾雍提供想法和解决办法,
以及虽时更改变法之中某些不合理之处。
土改不是一句话就能完成的事情,就算是后世也是经历过很多波折,经过数十年才完成了这一壮举。
张则从来没有想要一年两年就能解决,现在也不过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所以,很多事情表面上看,他是大刀阔斧,毫无畏惧,人挡杀人,佛当动佛,
但是在内心之中,他其实是小心翼翼,唯恐做错什么“本质”上的事情。
先拿出方案,保持大方向不变,至于局部之中,能过去就过去,先以积累经验为主。
不过,这其中还是有些让张则高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