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就算是得到了田地,有了粮食,但是手中没钱,同样无法交税,
这时,只能用粮食从豪强富豪手中换取钱财,
而豪强富豪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趁机压低粮价,百姓手中的粮食变得不再值钱,
最后,还是无法交税,这样的情况下,王莽又不让变卖耕地,百姓只能舍弃耕地不种,成为流民。
一旦流民变多,有些被损害到利益的豪强自然看到机会,趁机闹事,
这样的情况下,王莽的制度怎么能成功呢?”
“确实是一个大问题,这就是你刚才说的自上而下,不知百姓黎民真正的需求。”
“不错,我就是这个意思,这几点,蔡公听后有用么?”
“有用,非常有用,我感觉子云你和其他人的思维不一样,你总能看到其中的关键,也提供了一种新的改政思路。”
“不过,你这样说百姓可能听不懂,下面的官吏心中也没有底,还是需要找一些前人的典故来支撑。
就比如刚才说的税赋问题,如果加上孔子的那句苛政猛于虎就更好了。
如今天下之人,还是相信古人的,有了典故以后,阻碍会减少很多。”
“那就劳烦蔡公了,”张则拱手道,要是让他说出一些典故,肯定不能和蔡邕相比。
两人的知识储备量,不是一个量级的。
“无妨”
蔡邕说完,用一种很奇怪的眼神看着张则,
“蔡公,怎么了?”张则不解,
“子云,我真想扒开你的脑袋看看,你一天天的都在想什么东西,你还整天自诩布衣出身。
可是,这些论断,让我这个文学大儒都汗颜呀!”
“没有”张则摇头道,“蔡公之才,我是万分莫及的,”
蔡邕没有理会张则的夸赞,到了他这个年龄,名气太缥缈了,
“也就是说,你有意减少赋税,每户只收取一百钱,然后给这些豪强宗贼挖坑,逼迫他们造反,费尽心力,调动大军,消灭豪强,都是为了改政做准备。”
“差不多,有一方面的原因吧,如果想要发展荆南四郡这样偏僻的地方,
整顿吏治,把全郡所有的百姓和钱粮都掌握在手中,消灭豪强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毕竟他们插手政令之事防不胜防,数不胜数。
而消灭了豪强,也是变相的铲除了改政之中最大的阻碍,毕竟若要说拥有的土地数,豪强是最多的,
既然到这个地步,如今朝政不明,百姓无以为生,为何不改政呢?
而且在桂阳一郡中改政,对于官吏的问题,我也好把握,
就算真的出了什么事情,如今郡中没有了豪强,也就没有了地方武装,
若是有人闹事,凭借手中的两万兵马,我完全可以做到控制自如!”
“哎,子云果然深谋,好吧,今天就先谈到这里吧,以后有什么问题,我会找你的,”
毕竟张则说的事情,蔡邕需要花些时间来思考。
“你说的事情,我也都记下来了,最近让我思考一下,我给你润补一下,”
“多谢蔡公了,”
“谢就不用谢了,只希望将来百姓的生活真的可以丰衣足食。”
百姓不知道,但是他们这些核心之人,都知道怎么回事,
张则没怒,便杀了数万人,让谁想想都要心惊不小。
张则离开书房以后,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