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把孟书的行李放好,就招呼孟书吃饭。孟书的心里一直在打鼓,虽然她知道早晚有这么一天。和路南在一起这么久,孟书想母亲大概多少是知道一点的,但究竟母亲知道多少,知不知道他们毕业后还在一起,孟书一直不太清楚,母亲也一直没问。

母女俩也很久没有在一起吃饭了,母亲一直给孟书夹菜,都是孟书爱吃的。吃饭的时候母亲出奇地温柔,只问了些工作累不累,同事好不好相处的问题,让孟书更加忐忑。

吃好饭,孟书收拾好碗筷,走出厨房看到母亲正在看照片。她靠着母亲坐下,母亲抚摸了一下照片说,“小书,你最近有见过你哥吗?”

孟书的哥哥叫孟白,父母分开后,哥哥跟着父亲生活,那时哥哥正在读高中,对家庭的变故十分抵触,从那时起在心底对父母都留存了一些心结。在这么些年后,孟白都没回来过小城看母亲,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偶尔会打来电话。

孟书知道母亲多多少少把这样的局面算在了父亲头上,她斟酌着说,“见过几次,有时也会打电话。”

“那见过他吗?”母亲语气平和,听不出任何情绪。

孟书当然知道他是指的谁,“只听哥哥提起过。”

母亲只是哦了一声没再接话。

孟书本还担心母亲会问起父亲的近况,她应该是说他们很好还是不好,不过母亲什么都没再问。她也奇怪母亲为什么问父亲和哥哥的问题,而没有问起刚刚见到的路南。

母亲还在翻着相册,都是孟书和孟白小时候的照片,没有父亲的。不知道来回翻了多久,母亲抬头对孟书说,”那个男孩是路南吧,以前在学校见过,说起来他的父母我也认识的。你们要在一起,我不反对,但是小书,我有一个要求,你要离开上海。”

孟书呆住了,“离开上海”其实是远离父亲,母亲对家庭的破碎和哥哥的疏离在过了这么多年后还是有很大的怨念,不过让孟书没有想到的是母亲会给她这样一个两难的选择。

其实尽管距离很近,孟书考虑到母亲的感受,在上海孟书还没有见过父亲,当然电话是有打过的。今天母亲突然提出让她离开上海是孟书始料未及的,因为之前实习时母亲也并没有明确表示赞成或反对,孟书只当是默认了。

也许是孩子大了,觉得不轻易能说服,于是母亲才选择在这样的契机下提出这样的条件。孟书感到难过,为自己,也为了母亲,破碎的家庭让她们更承受不了失去对方。母亲害怕自己靠近父亲太久,也会像孟白一样会和自己越来越疏离。

长时间的沉默,孟书没法给母亲一个答案。

“不用着急决定,换工作也需要时间,小书,你好好考虑,三个月后给我你的答案。”母亲合起相册,离开了客厅。

此后的日子的母亲一如往常的柔和,没有再提起过这件事,但孟书知道这些年独自照顾自己,母亲养成了外柔内刚的性格,她决定了的事是很难更改的。

孟书也没有主动和路南说起这件事,他们好不容易一起来到上海,而今又要离开,孟书都不知道怎么开这个口,何况她也并不想离开,她也只能暂时拖着。路南也有打电话来问过回家那天的后续,孟书只是随意地说没事糊弄了过去。

春节在家唯一开心的事就是,和路南一起参加了韦源和杨琪的婚礼,他们两个已经通过招录考试到了县城的事业单位上班,日子虽然平淡却也很安稳,于是人生大事很快就排上了日程。

婚礼上孟书见到了好久没见的陈泉,吴元。路南问了陈泉和吴元的近况,陈泉说还好,他们已经在南京安顿下来,在一家地产公司做设计,每天画图画到吐,不过能学到东西-->>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