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大家浇地辛苦,用这个能轻省些。”
“那也要有学问才能看得懂!像我们这些人,放一本好书在我们面前也不认得!”
村民们虽看不懂图纸,但听了张梓若和里正的话,也晓得水车是个好东西,对她好一番称赞。
里正也夸道:“你心善,念着村里的人,才会想到给村里打造。
但这水车造出来是造福全村的事,钱可不能让你自己出。”
他雷厉风行,“趁着大家这时候都在家,咱们都把人召集到一起说说。”
里正敲响在老槐树上的钟,钟声浑厚,传出老远。
村里的人也互相通知,不多时,各家各户便都来了人。
里正将造水车的事说了。
“我的意思是,大家把这个钱分摊开来,每户出一些。”
“即使分摊开来也不少啊!各家各户都刚交了税,哪来的钱造水车?”
有村民不愿意。也有不少人附和。
“我家不用水车!我家的地自己就能浇完!”
“我也不用!我家里有人!都是壮丁,挑点水怎么了?”
“就是!这世道一天也不一定能挣到两个铜板!去趟县城反要倒贴钱!哪来的钱?”
甚至有人把提议造水车的张梓若怨上了。
说起话来阴阳怪气的:
“张夫子有钱有粮,事儿也是她提的,让她造呗!”
里正眉头一皱,斥道:“这是什么话!人家想个好法子造福村里,倒招了你们怨了!做人可不能没良心!”
被呵斥的沈沙急红了眼。
“我怎么没良心了!我说没钱,你问问大家伙,是不是实情?!”
多半的人都在点头附和。
他们村子是比别村过得好些,可被官吏扒了一层皮,哪儿还有钱造劳什子水车?
沈沙指着张梓若骂道:“她姓张的爱伸着头揽事,爱充好人,那就让她做去!何必裹挟我们,非让我们掏钱!”
“我不掏钱,也不用她的水车,怎么就没良心了!”
村民们有赞同的,也有默然不语的。
还有一些嫌他说话难听,与他对吵的。
“你不用就不用,好好说就行,怨人家干什么?人家什么时候说让你掏钱了!”
“水车造好又不是人家一个人用的!你说这话不是让人寒心!”
“你领着孩子听课的时候挺积极,现今倒怨上了!
公开课和水车都是人家的好意,那时候你咋不怨?!”
沈明珠和她的母亲、丫鬟站在人群后面。
听得众人议论,沈明珠的母亲同她说道:
“这水车在别处早已有了,用着确实方便。在村里竟还有这么多人不同意,归根结底不过穷罢了。
不如我们家把这个钱掏了,既省了以后浇地的功夫,也能买个好名声。
你爹临去世前,还惦记着帮扶宗族乡里,让咱们融入这里。
我看帮忙造个水车,解了众人燃眉之急,又缓了张梓若的窘境,两边落好,正好。”
沈明珠摇摇头,低声道:“不可!
弟弟去了县里,照儿也在县中读书,家中只剩我们女流之辈。
若是漏了财,招来祸患就不好了。
且,你看这张梓若,赔钱办学堂,提出造水车,分明是出力不讨好,反倒招了有心人嫉恨。
若村里真有事,我们在后面出个主意也就罢了,万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