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白的事能不能讲,所以稍微修改了一下原本的故事轨迹,删除了白的出场。
讲到这个转折点时,我再次停顿,告诉她可以发问了。
她的目光看向我两条健在的腿,“库洛先生的腿?”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如实回答她。
关于这点我自己有个猜测的,那就是那个鬼地方为了尽可能地保证公平性,在选手进入后会先治疗好某些缺胳膊少腿的残疾选手。
这点我其实问过白,但白表示她不太清楚战争规则,她这几千年来一直待在降临之地没怎么出来过。
如果不是未来的时间之神带了三个麻烦鬼要白负责,她恐怕还会继续在降临之地待个几千年。
“到目前为止,库洛先生讲的,都和库洛先生现在的形象有一点差距。”她又问道。
“人都是多面性的,身处不同的场所,面对不同的人就要有相对应的处事风格,不能指望在精神病院和疯子讲道理,也不能拿应付疯子的那一套用到绅士身上,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无论什么场所,面对什么人都一个语调和面孔的人,那是只存在小说里面的标签角色。”
这个我一直,一直都很想说。
我身边的每个人都是肤浅,看问题只能看到表面的家伙。
他们总是拿我平时不苟言笑的样子来质问我,“你以后走上社会,工作了怎么办?”。
又或者见我体育课待在角落看书,就认为我不合群,告诉我要怎么处理好同学关系。
家人肤浅,老师也一样肤浅。
这个问题只要稍微动动脑子就可以想的很清楚了。
这就跟你和领导说话的时候一个模样,和家人说话的时候又是另一个模样是一回事。
总是把人看成一个平面,认为所有东西都不留余力的画在一张平面纸上,没有其他可能性。
又或者看到骰子朝上的是1就觉得整个骰子的六个面都是1,简直蠢透了。
就像我现在虽然表面上依旧跟安东妮笑着,心里却在暗骂那些旧事一样。直到今天我也会时常回忆以前的事情,无论如何也我走不出过去。
我一直觉得,“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是句蠢话,同样看待问题过于平面,又或者只是单纯地骗免费劳动力。况且两者之间缺乏逻辑,能做好小事的人不一定能干好大事,能干好大事的人不一定能干好小事。难道想成为公司总裁,还得先从怎么洗衣做饭开始学吗?
放眼整个历史,能反驳这句话的人比比皆是,像是韩信,又或者曹操。之前我就讲过了,很多名言讲的都过于片面,主观色彩太强。是供人去思考的,而不是拿来当作真理的。
即使真的目前展现出来的就是一个人的全部,那大部分人也是会成长的。
你需要从长远的目光去看待一个人,而不是知道了一个人是穷小子,就否定他进步的空间,觉得他永远是穷小子。
这个道理在小学课本上就有讲过了,好像是独臂乞丐搬砖的故事。
但有一部分人例外,那些人不值得用成长的目光去看待,也不应该被当作人看待。
这类人不会改变,也不需要改变,他们需要的只有早点被埋进棺材板里。
“那哪个是真的库洛先生?”
“都是,这要看你适合哪一面。”我坦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