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叶不凡往返于几个树叶企业之间。
一边帮助自己的公司企业解决一些问题,另一边,带着树晓莹游玩于山水之间,也算是旅游。
孩子们正是上学学知识的年纪,留在春城让爷爷、奶奶、姥姥照看着。
现在的叶文、叶澜过着皇帝、公主一般的生活。
不用自己要,好吃的、好玩的,漂亮衣服,新奇玩具……
叶财、王淑雅、萧静三个“老奴才”,干的是任劳任怨。
隔辈亲,这句话是一点儿不假,现在叶不凡他们也能赚钱了,几个老人便把所有最好的东西都用在孙子、孙女身上。
当然,叶大力的儿子,小叶雨也一样,三个孩子的待遇是相同的。
树晓莹还偷偷的告诉过自己的妈妈萧静,可不能只顾着自己的外孙,就忽略了叶雨。
而树晓莹得到的是来自亲妈的脑瓜崩,弹的树晓莹龇牙咧嘴。
“我还用你告诉?人家小雨的妈妈齐淑琴把几个孩子照顾的这么好,可是都当自己的孩子看的。
你妈妈我还能把小雨当成别人家的孩子?他们都是我的外孙。
倒是你啊,什么时候再生一个,现在你妈妈我总感觉孩子有点少……”
萧静说着说着就变了方向。
树晓莹捂着头,也不知道是让妈妈弹脑瓜崩弹疼了,还是说让再生一个孩子头疼了。
急忙跑了出去。
这老人太危险了,都两孩子了,还嫌少呢!
晚上树晓莹在房间里和叶不凡说起这件事。
男人当时就来了精神,“老婆大人,既然圣旨都下了,咱们就赶紧领旨吧!”
叶不凡一边说一边把外衣脱去,接着对树晓莹说道:“时候不早了,脱衣服上炕,让我给你打一针。”
“打针?”
这没病没灾的,打什么针啊?
再说了,你是大夫么?还会打针?
树晓莹满脑子的问号,但还是上了炕。
可当叶不凡把灯闭了之后,傻白甜终于知道什么是打针了。
第二天,日上三竿,二人才醒来起床,树晓莹满脸通红,很怕大家看她。
幸好叶财去公园遛弯了,叶大力也去服装厂上班了,孩子们也都上学了。
家里剩下的都是一批“女将”,树晓莹这才感觉好了不少。
“小鬼儿!厨房煮了鸡蛋,自己去拿吧,好好补补。”
齐淑琴对着自己的这个小叔子叶不凡调侃道。
当嫂子的,怎么会放过这个调侃的机会,都是过来人,怕什么。
唰的一下。
树晓莹跑进厨房,好一会儿都没出来。
“谢谢嫂子!一会儿我得多吃点儿。”
叶不凡脸厚的像城墙,面不改色。
丈母娘不便说什么,也去厨房帮女儿剥鸡蛋,准备吃食。
一边还憋不住想笑,自己这个女儿啊,还真是听话,看来自己又快抱外孙了。
…………………………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
一转眼来到了1990年!
叶不凡的资金原始积累也差不多了。
90年代,接下来,依旧是一个好时代!
改革开放已经全面展开,大家都尝到了甜头。
华夏经济开始大踏步向前,再也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落后国家了。
无数的机会摆在华夏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