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若不幸死在乱军之中,他的全部家产捐给武川书院等等。
“也罢,既然要用你的钱,就替你送这封遗嘱吧!
这几两黄金就算是我的送信辛苦费。”
他不可能一直窝在秦岭深山里。
趁乱世到来前,去大隋都城洛阳找点营生倒也不错。
....
此时战争已经平息,经过五天的赶路,终于抵达了洛阳。
两个月战火涂炭,洛阳城外已成焦土。
大片大片被夷平被烧毁的房屋。
以及成群哭丧的人群。
南城门前挤满了进城的人,喧嚣热闹。
有挑菜进城的农民,有牵着骡马的商人,还有不少读书士子。
张铉在一处三米高的石碑前停下了脚步。
石碑上贴着一张悬赏告示,两边站着几名执矛士兵。
石碑上写着:“捉拿匪首杨玄感,获其首级者官升三级,赏金五千两。
知其下落者官升一级,赏金千两!”
“呸!”有人低声啐了一口,“这样的悬赏谁敢领?”
“兄台此话何解?”
“杨玄感可是杨素的儿子啊!
杨素党羽遍布朝野,拿了杨玄感的人头还想当官,找死吧!
依我看,领了黄金有多远就跑多远,隐姓埋名做个富家翁也不错。”
张铉听完颇有些好笑。
想当年五子夺嫡,杨素帮助杨广登基。
谁能想到九年后他的儿子会起兵造反。
张铉边听边向城门走去,抬头看去,几十只装着人头的木笼,高高悬挂着城门上。
正是跟随杨玄感造反的一众匪首。
他们都曾是威风八面的人物,现在却面目狰狞地悬挂在城头。
张铉依稀认出了最边上一颗人头,似乎就是李密。
但张铉却愣住了,李密的眉心处应该有颗子弹洞才对。
但这颗人头眉心处却很光洁,根本没有弹孔,这是怎么回事?
张铉头脑里一片混乱,难道这不是李密人头?
还是他杀的人根本不是李密?
张铉满腹疑虑地走进了城内。
刚进城门,喧嚣热闹的气息便扑面而来,商人叫卖,行人如织,川流不息。
正中一条笔直宽敞的大道,一直通向远处雄伟壮观的皇城和大业宫。
一路打听,张铉找到了怀仁坊。
走上前敲了敲门,片刻,门开了一条缝。
张铉看见一张年轻人的脸庞,年纪比自己略长几岁,长得也相当高大魁梧。
“请问这里是王伯当家吗?”
“我就是,请问你是——”
原来此人就是赫赫有名的王伯当,张铉连忙从怀中取出信件,
“在下张铉,受人之托前来送一卷信。”
他将信递给了王伯当,王伯当接过信顿时大吃一惊。
竟然是李密写给自己的信,他不是已经死了吗?
王伯当连忙开门将张铉请进院子问道:“你这信是从哪里得来?”
“在下在弘农郡救了一名受重伤男子,可惜他伤重不治,当时后面又有追兵。
他临死前托我送这封信,他叫做李密,对吧!”
张铉又取出皮囊,“还有他的一些物品,我能否一并交给王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