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车后乔茗茗抱怨“真是要命,我想想等回去时又要背一趟就难受。”
柳婉帮她抱着彰彰,又是贴又是亲的说“你们如果常来住,有的东西就留着呗。”
关键是不常来啊,说不常来也不准确,主要是要看宁渝常来不常来。
可这事儿谁又晓得呢。
车子在大雪天里慢悠悠地到达目的地,道路两边都是积雪,不时还能看到有人拿着铁铲在铲雪通路。
乔茗茗这回可真算是好好看看这个绵山市区了,绵山市区和首都相差甚远,道路两边的高楼不太多,但是一路走来,她能看到百货商场和好几个供销社。国营饭店更是不少,而且门口冒着热气,聚集了不少人在排队。
在乔茗茗看来,这里和几十年后的十八线小县城差不多。可这里地理位置好,估摸着再过几年就要腾飞了。
下车后,大家就要分开行走了。
有人回家,家就在本地,如王志文,他带着孔老师一起回家。有人去宿舍,做完报告后想回家的就回首都过年,没准备回家的就回屏北。
而宁渝这种做报告都得带上妻儿的,就去家属院了。
来到家属院,和小许打个招呼。
“你们来了”小许惊讶,“我昨天听说过几天要年底总结报告,还开各种会,就晓得你们应该要来。”
宁渝笑了笑,开门,看到房里干干净净“这段时间麻烦你了。”
小许摆了摆手“嗐,哪里麻烦,你们今天住吗,要不要去买些东西,去就要尽快,要不然楼下的供销社马上关门了。”
乔茗茗道“还真是要”
她也来不及仔细看,把彰彰放下道“那我去一趟吧。”
钱票都在她身上,她更晓得要买什么,而且如果方便还能从空间里偷渡出来一二。
小许“我叫我家那口子带你去”
乔茗茗婉拒了“没事儿,我们上来时经过了那个供销社,我找得到路。”
大雪天的,出去一趟也麻烦。
说着,她又匆匆跑下楼。
宁渝左看右看,把电灯都打开,里头冷得跟个冰室一样。得,行李晚些整理都可以,还是先烧炉子吧。
衡衡和彰彰被小许带走了,他家不远,就在隔壁的隔壁,近得要命宁渝也放心。
小许家里也有两个小孩,一个三岁一个才一周,就是都是男孩儿,和自家这两个属实没差多少。
乔茗茗来到供销社,没有粮本供应,就只能用票买东西。
要不怎么说没有工作在城里活不下去呢,如今不是有钱就能买到东西的年代,很多时候票比钱还重要。就跟你在乡下有人头粮一样,城里也有自己的供应。
这片区域住的人多,供销社瞧着也更大,跟她当年在首都里工作的供销社差不多大了。
乔茗茗来到这里怪熟门熟路的,家里肉蛋都有,甚至还有青菜,这些就不要买。
但米得买些,十多斤的粮票全给买完了,除了米外还买了五斤的面粉。
其余就是酱油这种调料,还有卫生纸等等杂七杂八的东西。
看见供销社里有毛毯,跟她当年在首都清仓库时一样的毛毯,乔茗茗就留了个心眼。
走时,又买两斤的饼干和两包奶粉,把身上的票花得差不多了才离开。
此时天已黑,暗到没有路灯就看不到对面是谁的程度。
乔茗茗经过拐角处时,把前后左右都看了一下,然后来到死角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