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下乡后[七零] 第108章 孙子小舅(3/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p>

乔茗茗怪不懂的,钓鱼就有这么好玩儿,瞧瞧宁渝,愣是把鼻子都吹红了,还在那里得意自己钓得多呢。

宁渝还不承认,傲娇表示“也就四条鱼,一般般,有什么得意不得意的。”

乔茗茗走开,去厨房给这嘴比上阳湖上结的冰还要硬的人煮姜汤去。

钓鱼佬是不是都有这毛病

乔茗茗来到厨房,煮了一碗鸡蛋红糖姜汤,然后端给宁渝和乔小弟,两人各一碗。

宁渝是给什么吃什么的,乔小弟这人还得多嘴问“这不是姐你吃的吗”

乔茗茗就虎着脸“吃不吃,不吃拉倒,吃个东西这么多话,是能毒倒你啊。”

这玩意儿是她来月经时会吃的,只不过多放了点酒。

乔小弟特别识时务,姐姐一虎,他立刻咕咚咕咚喝下去。

“哇”

这姜味儿,放了多少姜啊。

这是故意治他还是治姐夫呢,估计是治他吧,看看姐夫那一调羹一调羹,慢条斯理的喝着,多惬意。

乔小弟却想不到,此刻乔茗茗心里却恼,今天放了整整一块姜,宁渝竟然还能喝得面不改色,治不了这冬天爱垂钓的坏毛病了还

夜晚,宁渝还在修相机,乔茗茗和乔小弟在厨房做饭。

家里有酸菜,干脆省事点,直接做一盆酸菜鱼算了。

如今豆腐坊里不仅有卖豆腐,随着冬天的到来还有卖豆泡。

冬天嘛,大家都爱做点好吃的,所以豆腐坊里才开始炸豆泡,还是知青们炸。

他们的工分虽然不如本地人多,但吃饱穿暖还是可以的,甚至还能攒下几个钱。

但每个人的家庭都不一样,有家里会补贴给予帮助的,有家里不拖后腿的,还有家里生活过得难的。

知青院里就有好几个人还得把分到手的粮食给寄回去些,等分钱了,还得把钱分回去。

没办法,有些人家里穷啊

即使是城里人,但生活过得不如上阳村村民的是大有人在。

志斌叔瞧这几个孩子可怜,本来就没多大呢,还得担负着家里。问就是家里弟妹多,或者家里发生了变故,反正家家总有难念的经。

于是他就让几个人一起去豆腐坊工作,豆腐坊里遮风挡雪的,那灶炉里的火一刻都没停歇,冷肯定是不会冷。

他们在那里磨磨豆子,做做豆浆,然后就学着点豆腐。

几天后,豆腐会做了,腐竹会做了,豆泡也会做了,甚至豆腐干也给做了出来。

村里人欢喜,说“难怪要读书呢,读书人就是一通百通啊。”

还得贬低自己一句“像我们这种闲着锈了半辈子的脑子,就不如这些娃了,人家都开始准备做什么响铃卷了,咱们还不晓得响铃卷是啥子玩意儿哦。”

乔茗茗就撺掇志斌叔“继续把扫盲班办起来,问问剩下的知青愿不愿意去扫盲。”

你们不是说自己没文化吗,干脆就就去读书学认字吧,反正多认点字准没错。

要不然闲着没事干,也是在家里猫冬或者跑到礼堂去下下棋,甚至不晓得猫到哪间房子里偷摸着打牌。

志斌叔听取了她的建议,还真就把扫盲班办了起来,惹得这些上了年纪的叔婶们嘀嘀咕咕的,好不乐意呢。

但乔茗茗是谁啊,再出主意“扫盲班闭课后有一场考试,第一名奖搪瓷盆子搪瓷杯和蛤蜊油,第二名奖两条毛巾和蛤蜊油,第三名奖两本本子和蛤蜊油。”

志斌叔“为什么都是蛤蜊油。”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