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官路周胜利赵丽珍 第1019章 紧张交接(6/86)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我被分流到市公安局宣传处,可是我除了会演戏,别的什么也不会。领导上照顾我,让我到历山酒店当经理,我知道自己有几分姿色,也有几分酒量,领导上请客时上我过去陪酒。

我每次陪酒脸上带着笑,心里却针扎般难受:我不是除了一张脸长得还过得去外一无是处,我当年也是剧团的台柱子,为什么沦落到只能陪酒的地步?”

周胜利分析道:“是不是当初剧团解散时文化口消化不了那么多的人,才把你分流出来的?”

计开来说:“这件事我知道,沙经理来的时候局党委还专门研究过对她的安排。那时候已经开始酝酿恢复警衔制度,公安机关除了炊事员等小数勤杂人员外,要求一律接收警校毕业生和部队军转干部。

她们剧团分流出来的人员大多数是工人身份,进来后不能评衔,我们不能接收。沙经理是干部身份,所以我们接收了。”

沙惠惠接着说道:“那时候文化口里确实没有几个地方能安排人,平安区有个文化馆,最多安排了五个人,其余的都转行了。现在不一样了,文化宫有编制,却没有专业老师。我老师过去当主任后,好多老戏迷缠着她办戏曲培训班。

我老师打心眼里想着把地方戏发扬光大,但是她既便是不当官,一个人也办不起培训班。她为了我的事找过文化局长。文化局长说如果是文化系统内部他就能定下来,跨系统到公安局要人,他没有那个权力。”

她的老师就是文化局副局长兼文化宫主任刘若梅。

(感谢鳳凰网友k0b09uk打赏、感谢鳳凰网友tkvma0k打赏)

第1022章 老板跑了

周胜利想起在与郁海燕闲聊时她曾说过,前些年那次机构改革由于对改革重大意义认识尚浅,没有在理顺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下功夫,单一考虑减少财政发工资的人员,所以在文化体育这些不能创造物质财富的单位下刀较深,除了砍掉了体育局外,还砍掉了市里唯的文化演出团体市地方戏剧团。”

他想起近年来时常看见媒体报道说,某地扶持民办剧团,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为民间传统艺人开拓了一条生存之路,对沙惠惠建议道:

“你想干老本行发挥个人的长处,我个人表示支持。我想,你有地方戏演出的特长,又有酒店管理的经验,现在先不要考虑工作调动的事,回头与你老师商量能不能由你挑头办一个经营性的民间演出团体?那样的话更能发挥你的优势,实现你的价值。”

他把脸转向计开来,“计政委,你是管人事的,将来沙惠惠拿定主意办剧团后再提出调离你可要支持呀。”

计开来说:“我虽然舍不得,但不耽误年轻人干事业。”

周胜利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灵光一闪,催生了一个民间演出团体,为全国的地方戏保留和发展开创了一条体制上的先河——此是后话。

顾大年家搬走后,周胜利否定了齐国明对房子重新进行粉刷装饰的打算,只打扫了房间的尘土就把家搬了过来。

新家是一栋在政府家属院内的独楼独院,四间屋的长度,两层主楼,上面还有一层比下面两层略矮一点的阁楼,院内到处刨得坑坑洼洼,还都是新坑,估计是种的花草之类的搬家时刨走了。

齐国明问他需要不需要把院子地面硬化起来,还解释说:“硬化也不是您搞特殊,其他有院子的县级领导院内全部都硬化了,顾市长家的院内因种了花草没有绿化。”

周胜利告诉他:“有土才接地气,我这个院子也不用硬化,我是学农业技术的,有办法美化这个小院。”

随着新年元旦的到来,市长王伟光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