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进财过来后,与苏庆达两个人把不用留下的书籍打捆,顾大年与周胜利进行交接。
到了这个层次的领导干部,没有多少具体事务的交接,主要是前任向后任介绍现在的领导班子状况,常务副市长之间前任向后任讲清本市财政的实际家底。
周胜利是在任的副市长,这些已不需要顾大年的介绍。
顾大年把周胜利带到他的秘书丁进财办公室里,对他说道:“我这次被降职起因是你办的两起案子都牵到了我,但真正对我下狠手的不是你,另有其人。你爱较真,但不歹毒。”
周胜利说:“我到永安市以来,做的任何事情没有针对过任何一人。”
顾大年似乎认同他的话,但不同意他的的观点:“做事不针对人说明你是一个好人,但未必是一个好官。我这人可能过于偏急,我觉得给对手喘息的机会就是不给自己机会。”
周胜利说:“不论怎么说,你受到处分与我办的两起案件有关,我还是要对你说一声对不起。”
顾大年说:“从省里领导给我谈话到今天,不到一周的时间,我就把人世看透了,你没有对不起我。
历史是一条无有尽头的长路,人不过是在这条路某一段上匆匆行走的过客,而官路又是过客在人生路上行走的某一个阶段。百年之后,英雄、大官,还不与普通百姓一样化为尘埃?”
听了这段话,周胜利还真的以为猛然的挫折让他顿悟,但他后面的话让他明白顾大年这不是看透人生的顿悟,而是官场失意的一种消沉。
他对周胜利说:“富贵家具厂名义上是我小舅子何富贵的,实际上是我投资建的。何富贵被他的骚秘书迷晕了头,连帐目都交给她管,富贵刚判刑,工厂都快被她转移光了,我准备给市里打个病退的申请报告,退休后好好经营这个厂。我还不到六十岁,官路走到了头,财路还很长远。”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像顾大年这样的人,在遭受挫折和打击后,似乎看透了人生,话语中包含着大智囊,其实只是一种在明知欲求不能实现后产生的一种绝望而已。
(感谢鳳凰网友k0b09uk打赏、感谢鳳凰网友tkvma0k打赏)
第1021章 沙惠惠的要求
周胜利正与顾大年交流着工作体会,苏庆达过来说,他们已经把书捆好了。
周胜利说:“你与丁科长(丁进财是正科级秘书)一同把顾市长的书放到车里,跟着车去帮着卸下。”
苏庆达说:“丁科长回办公室了,我向齐主任要车,齐主任说,按照办公室用车制度规定,县级调研员属非领导职务,不在派车的范围。”
“你打电话给吴难,把书装到吴难的车上,你们两人负责送到顾市长家里,帮着卸下来。”
顾大年道:“这就是世态炎凉。我和老伴商量好了,往后住在政府家属院看的冷脸会更多,我们最近把家搬到家具厂那边,见不到政府大院里的人,不看那些冷脸。你调过来半年多了还没有把家搬过来,我腾出的二号小院你搬进去吧。”
因为到市里就职后,周胜利还没来得及搬家就去公安局任职,任职后忙着破案,没有来得及搬家,几乎所有家具都在农场还没搬来。
那时还没有实行房改,干部职工住房一直是分配形式。
帮顾大年把书籍送到家里后,苏庆达与吴难去政法委把周胜利的随身办公用品搬了过来。
下午,他回到公安局,与新任政委计开来、新任纪委书记牛在群、副局长孟庆成、政治部主任万国良分别谈话。
在与计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