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旁边人附和:

“对啊!你的牌技,简直跟你写的一样幽默。”

又是一阵安静。

随后,

“哈哈哈哈哈哈!”

又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笑声。

更多的包厢门被打开,

乘客们好奇地看去,很快便有人认出了欧·亨利。

因为他当下就住在纽约,接受过不少采访。

欧·亨利脸红,

也不知道是因为羞耻,还是因为饮酒,

他说道:“那是我的写作风格。你们是哪所学校的学生?”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哥伦比亚大学。”

语气带着傲然。

显然,他们为自己的母校感到光荣。

欧·亨利摆摆手,说:“你们不懂创作,才会说出那种话。我不怪你们。”

学生们听了,面面相觑。

终于有人忍不住道:“先生,我们虽然不是学文学的,但并不意味着不具备鉴赏能力。若论短篇,你比之爱伦·坡如何?比之契诃夫如何?比之莫泊桑如何?”

“啧……”

陆时咋舌。

旁边的古德曼不解道:“陆爵士,怎么了?”

陆时说:“那帮学生举的例子,都不是一般人。坡是现代通俗两大派系——侦探和恐怖的开山祖师;至于莫泊桑和契科夫,还要我说嘛?”

古德曼好奇,

“比你还厉害?”

陆时:“……”

直接被对方的话给干沉默了。

无声的回答也是回答,

古德曼尴尬地看向窗外,低声道:“今天怎么这么热呢~”

在现代有个说法:

欧·亨利、契诃夫、莫泊桑是世界三大短篇巨匠。

但这个说法在美国都几乎无人提及,

所以很有可能是其他国家杜撰的。

退一步讲,即使单论美国文学,欧·亨利的地位也应该不及马克·吐温才是。

马克·吐温是美国文学的开山鼻祖,将英语文学分成了审美和气质迥异的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

他对美国文学的贡献类似于鲁……陆时对白话文的贡献。

另一边,欧·亨利正被围攻。

学生们各抒己见,

“先生,你的创作,有讽刺、有批判吗?”

“嗯,确实没有现实主义揭露与批判性质的作品。”

“就算不说内核,只去研究创作,研究叙事学,那也该是亨利·詹姆斯更有看头。”

“还有马克·吐温大师。”

“欧·亨利先生,你觉得自己的作品最大的创新在哪儿?是那些结尾吗?”

……

欧·亨利这才发现,自己似乎是踢到钢板了,

眼前这帮学生能说起英籍美裔家亨利·詹姆斯,很有可能就是文学院出身。

而且,对方人多势众,

自己就算能解释,也是百口莫辩。

他无比郁闷。

就在这时,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你们都是哥大的学生?”

那帮学生正围攻欧·亨利,都在兴头上,

有人头也不抬道:“对,我们……唔……!@#¥%……”

后面的话变成了乱码,

因为,有同学捂住了他的嘴。

他向上翻眼珠,便看到一个东亚人朝这边走来。

小伙伴们慌乱地-->>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