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请赐教 第157章皇权下乡的终极武器(3/6)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    为了更好地收税,反而造成了新的冗官和超额的支出,多收上来的税,能不能弥补这部分支出呢?如果是赔本买卖怎么办?

    算算账,值得吗?

    当夏原吉说出他的计算和担忧后,出乎他的意料,姜星火竟然颔首同意。

    “从算账的角度来看,确实不能单独建立一套乡级的收税机构。”

    “那怎么办?”朱高煦问道。

    姜星火安抚道:“别急啊,是否建立单独的乡级税收机构,这个问题可以暂时搁置,我们按照政策执行的流程,继续看下去。”

    姜星火又在泥土上用手指划拉出了几个字。

    ②人事准备

    看着这几个字和阿拉伯数字的序号,夏原吉若有所思,在心中想到。

    “如果我把户部所有的事情,都像这样按流程规定好.什么事情是哪个司负责,具体到哪个人,后续需要怎么做.是不是会明显地提高效率呢?”

    就在夏原吉思量的同时。

    姜星火复又问道:“那么我们先抛开是否建立独立的乡级税收机构不谈,只谈谈人事的问题。”

    “请问你们觉得,负责收税的人,应该以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和能力为佳呢?”

    ——————

    密室里,朱棣问道。

    “两位尚书怎么看?”

    朱棣问的是两位尚书,自然不想厚此薄彼。

    但实际上,两人都知道,这种人事方面的问题,问的其实是吏部尚书蹇义。

    或者说,这是对蹇义的一次考察。

    考察的问题不算难,蹇义毫不犹疑地答道。

    “收税的人,首先需要识字,懂术数。”

    “否则的话,连姓名都不会写,算账都算不明白,怎么可能收得好税?被人蒙鬼一样哄骗罢了。”

    茹瑺点点头,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在理论上收税的人最好是外乡人,或者跟本地不相熟的人,否则,很容易受到各种关系的掣肘。”

    “最后,收税的人,在品行上最好高洁一些.若是做不到,那么有某种能限制他被收买的方法,也是可以的。”

    说完这三点,蹇义自己都摇了摇头。

    若是找到几个、几十个、几百个这样的人都不难。

    可问题是,大明需要的是几万个!

    太难了。

    听到这里,朱棣也晓得,似乎、好像,建立一个独立的乡级收税机构,从成本和人员上考量,都不可行?

    这不由地让朱棣有那么一丝丝地郁闷。

    皇权不下乡,看来确实有其原因。

    倒不是朱棣舍不得砸钱,问题是,砸了钱,赔本建了一套乡级税收机构,就大功告成了吗?

    不可能的。

    如果都是些不符合要求,能力、品行达不到要求的,反而既收不上来税,又很快就会腐化堕落。

    事实上,要求人靠品行来做事也太难了。

    人的道德底线这种东西是万万不能试探的。

    茹瑺补充道:“而且陛下,如果是要税收人员常驻乡里,无论是什么人,住的久了,经年累月间,都会被当地人影响、同化,继而变得跟现在的里甲制度无二的。”朱棣不由地-->>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