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请赐教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夏尚书,入狱一趟?(3/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纲匆匆进来,却是附耳对着朱棣说了几句话,朱棣的面色变得稍微有些凝重了

起来。

“老二真是这么说的?”

“千真万确。”

“好,你下去吧。”

纪纲再次匆匆离去。

“父皇,是二哥那里?”朱高燧小心问道。

朱棣叹了口气,看向吏部尚书蹇义和兵部尚书茹瑺说道:“有件事,还没有跟两

位说。”

两人放下茶杯连忙起身,却多少有些不自在,户部尚书夏原吉则若有所思。

两人心头只道,既然是二皇子的事,可别让我们掺和进立储之争,惹得一身骚。

皇帝的话语却有些偏离了他们的想法。

“化肥仙人,还有两个月就要出狱了。”

啥?

吏部尚书蹇义和兵部尚书茹瑺一愣。

化肥仙人,他们知道,雕像在那摆着呢。

出狱,是什么意思?

难道化肥仙人不是仙人,而是人?

朱棣解释道:“不错,便是如你们所想,化肥仙人只是朕假托其人之名,事实

上,不仅其人在诏狱发明了化肥,而且过去朝廷所提出的种种政策,譬如和平削藩、

摊役入亩、大明国债等等,都是其人的建议。”

什么?

吏部尚书蹇义和兵部尚书茹瑺相对而视,均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难以相信。

这怎么可能?

如此多的定国神策,竟然都出自一人之手笔?

他们原本还以为,这是道衍等谋士群策群力做出的谋划。

如今想来,这些政策确实跟道衍等燕王潜邸谋臣施政的办法,有很大不一样的地

方。 但即便再难以置信,随着他们的老朋友户部尚书夏原吉的肯定,他们也只得相

信。

因为道理再简单不过,如果这件事情是假的。

皇帝和夏原吉,没必要骗他们俩人。

朱棣看了看他们,继续道:“此人乃是江南平民子弟,文名不显。因此,数月前

朕诛方孝孺十族时被牵连也并无人在意,而二皇子在偶然间发现了这位惊世大才,听

其讲课获益良多。”

接下来,朱棣将姜星火的事情娓娓道来。

听完后,吏部尚书蹇义问道:“陛下,您的意思是……”

朱棣笑眯眯地说道:“朕的意思是,此人虽然并不知情,但确实已为我大明效

力,功劳卓著,不如朕拜其为国师,令其主持其所提诸事吧。”

这是好用就往死里用的意思。

朱棣压根不在乎给出的名爵财富,那些东西跟姜星火给大明带来的利益相比,根

本就没有可比性。

一年八百万两白银的石见银山,就足以镇压一切反对意见了。

国师!

两位重臣陷入了沉默。

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国师之位,是何等尊贵。

纵观华夏数千年来,历代君王,都极少封国师,即使真有册立国师的传统,也是

极为崇高的礼制。

就如同元世祖忽必烈册封八思巴为大元国师一样!

毕竟,说的玄乎一点,这关系着大明未来的气运走向啊。

但这个姜星火却有资格担当国师之职。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