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云飞听到这个问题,不由的多看了连若兰两眼,这个小丫头的报复心里还挺强,第一个问题很尖锐,这完全是对蔡云飞如此年轻能否管理好固县这个人口大县提出质疑。
蔡云飞笑着看着连若兰:我是学经济出身,到固始来之前,我一直原省州市工作。州市素有“内陆特区”之称,“州市模式”曾被誉为华夏改革的五种模式之一。这期间,我一直给州市市委书记王飞王书记担任秘书一职,王书记把州市发展的很好,担任王书记秘书期间跟着王书记处理过很多事情,处理的问题多了,办法自然就多。
我的很多理念其实那时就形成了。当时我记得王书记,提出要抓好“三个经营”:把政府当作企业来经营;把一产当作三产来经营;把城市当作商品来经营。那时候我做过一个实验,搞了个千亩森林公园,把老百姓的土地全部收归集体,然后围绕公园搞开发。现,那里变成了州市漂亮的地方,农民全部拿工资和退休金。
一年前原省委决定我任固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固县是我的家乡。所以,对于固县我一直都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组织上既然决定让我回到固县,那我就一定要努力的做出一个成绩来面对我家乡人民,到了固县,让我始料未及的是,我们固县人谋发展、求发展的愿望竟然这样强烈,我的工作激情很快就被“点燃”了。
连若兰没想到蔡云飞居然会回答的如此滴水不漏,而且还如此的精彩,可是大小姐脾气上来的她并不愿意就此认输,想了想提出了一个加尖锐的问题:“接下来,您就开始“官上任三把火”?
蔡云飞对方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有些不开心了,对方根本不像是采访,反而是故意刁难自己,这让一心还想着政府事情,本来就对接受这个采访的蔡云飞内心产生了一丝不满,语气强硬了很多:“不,我从来都不认同“官上任三把火”这种传统的说法。何况,我固县自己的家乡可以说是驾轻就熟,不需要烧这三把火。
“官上任三把火”,看似能显示一个领导的魄力与谋略,其实贻害无穷。为什么这样讲?一个官来到一个地方,总是踌躇满志,各种思路、各项举措一股脑出台了。没有包袱,没有成见,没有矛盾,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一开始成效非常明显。但一段时间之后,矛盾出来了,问题出来了,干着干着觉得没有方向了,没有动力了,后不知道怎么干了。原因何?没有核心价值观。
我回到固县,发现了两大问题:一是人情味太重,整天陷于迎来送往的繁杂应酬;二是意识形态的东西过重,陷于历史的恩恩怨怨不能自拔。所以,我先着手解决的,就是人的观念问题。
钱不重要,人重要。只要有人,就会有钱。后结束战斗的,不是武器,不是技术,还是人。只要了人的观念,激发了人的潜能,就不愁没有钱和项目。当初,我提出,固县的发展战略是“民风淳朴、化浓郁、山川秀美、经济发达”,发展内涵是建设“物流和产业心、化教育卫生心、娱乐休闲旅游心、融资心”,发展目标是“平安、和谐、明、富裕”。现回过头来看,这些是怎么一步一步成为现实的?无非是把固县人的潜能激发出来了,变成了强大的生产力,变成了热气腾腾的局面。
固县,一些重点工程都让人大、政协的同志牵头。这些老同志不想得到提拔或者其他好处,只是想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给他们创造了平台。为什么固县干部这样有信心,有这样强的斗志?因为我们不是为了政绩,也不是为了出风头,而是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无私者无畏”
蔡云飞的话一说完,连若兰的掌声跟着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