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非胡惟庸 第二百二十二章 太史公宋濂(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多谢老师挂念,一切都好,老师一路奔波,辛苦了。”

朱标点了点头,缓缓说道。

“不辛苦,如今老臣早已辞官归乡,能向陛下请安的机会不多了,说实话,老臣早就盼着年节赶紧到来,也好早点见到陛下和殿下。”

宋濂摆了摆手,意味深长的说道。

听了宋濂的话,朱标一脸感激,周围的众人也纷纷露出了微微笑意。

“太史公对朝廷呕心沥血这么多年,实为我辈楷模,如今还能这么想着陛下和太子殿下,是大明之幸,更是我等学习的榜样。”

徐达也冲着宋濂拱了拱手,笑着说道。

“徐将军过誉了。”琇書蛧

宋濂笑着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

“太史公,别来无恙,随着年关临近,我可早就盼着见到太史公了。”

胡惟庸拱了拱手,也插了一句。

“哦?胡相每日忙于朝务,居然还能想到我这个早就赋闲在家的老头子,受宠若惊啊。”

宋濂笑了笑,缓缓说道,不过脸上的神情并没有言语那般客气。

“太史公乃我大明第一文臣,满腹经纶,犬子向来没有良师相教,如果能得太史公指点一二,一定受益匪浅,还望太史公找机会点拨一番。”

胡惟庸笑着拱了拱手,认真的说道。

“胡相谬赞了,令郎现在早已身负诗神之名,天下谁人不知?我已经一把老骨头了,有什么资格指点他?”

“令郎能取得如今的才名,胡相真是教子有方啊!谁能想到,一个出了名的京师第一纨绔,居然能让胡相调教成一个出口成章,一开口就能作出千古绝句的诗坛大家!?”

宋濂看着胡惟庸,笑着说道。

明明是两句称赞的话,可是在在场的众人耳中听起来,却并不像那么回事,更像是实在明夸暗损。

听完宋濂的话,胡惟庸微微皱了皱眉头,看着笑容有些异样的宋濂,脸色不由得沉了下去。

正独自一人喝着闷酒的胡非也听到了宋濂刚才的那番话,忍不住将酒杯用力放在了桌上,猛地站起了身。

虽然大殿中人很多,而且也有段距离,但是由于大人物们正在寒暄闲聊,其他人都不敢大声说话,所以胡非听得很清楚,而且也听出了宋濂在贬损自己。

很明显,宋濂根本看不上他这个所谓的诗神,不但贬损了他,更让胡惟庸在众人面前下不来台。

他可以这么说胡惟庸,但是别人不可以,就算是什么所谓的大明第一文臣也不行!

可是正当胡非起身想要向前理论的时候,朱标已经转头看向了胡非,并且急忙摇头示意了一下,面露威严。

看到朱标的示意之后,胡非缓缓停下了脚步,眉头紧锁。

紧接着,朱标为了不让事情进一步激化,冲着胡惟庸挤出了一丝善意的微笑,紧接着看向了宋濂。

“老师,胡相,年宴即将开始,父皇也快到了,我们先落座吧。”

朱标看着宋濂和胡惟庸,缓缓说道,满脸笑意。

“好,好。”

宋濂点了点头,没有再理会胡惟庸,随着朱标相对而坐。

胡惟庸也看到了起身的胡非,轻轻摇头示意了一下之后,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看到一脸愤愤不平的儿子,他也不想再继续纠缠了,省得将事情闹大,引得儿子再做出一些无法预料的事。

随着众人开始缓缓落座,朱棣也冲着胡非轻轻摇了摇头,似乎都知道胡非的脾气,担心他搅了今天的年宴,那事情就-->>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