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上还有一个分部,目前都是空着的,对吧?”杜秀青问道。

“是的,以前学生多,就建了那个分部,现在已经用不上了,我们后面加盖了一栋教学楼,还有几个教室空着。”张树林说。

“分部是学校的校舍,目前空着也挺可惜的。”杜秀青说,“今天来呢,我还有个想法,和学校行政人员一起,我们商议一下,镇里现在的办公楼比较紧缺,新的办公楼规划却遥遥无期,我想先借用学校空着的分部,来解决一下我们办公场所空缺的问题。”

原来杜书记此行就是这个目的啊!直到此时,张树林才恍然大悟。

“呵呵呵,杜书记客气了,这本就是镇政府的财产,镇里要用就用,学校是没有意见的。”张树林笑着说。

“谢谢张校长支持,这就解决我们的大问题了。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当年的学生和老师们种下去的,现在已经变得枝繁叶茂,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我们现在捡个现成的来用,当然要和你们商量了!”杜秀青笑着说。

临近中午,张树林要留杜秀青一行吃饭,杜秀青笑言婉拒了。

镇政府离学校不到一公里,要留在这里吃饭,她是做不来的。

虽然她也从学校出来,知道学校有招待经费,但是以她对学校的了解,这还是一个再穷不过的单位,省下一点钱,尽量拿去改善老师的伙食待遇吧!

征求了学校的意见后,杜秀青就让马明桥去具体布置分部校园,把所有的教室改成办公室,由现在的分散办公,变成集体办公,一个大教室,用分隔的方式,每人设定一个小办公区域,做到空间的最大化利用,尽量把办公室、妇联、计生办、武装部、土管所等部门一起搬过去。

原先的教师宿舍楼,先安排镇党委班子成员的住宿,包括林宇市长的临时住所一并安排过去,还有剩余的,再安排一部分单身未婚的年轻人过去住。其余的人员,依旧留在老办公楼住宿。

因为校园那边的总体环境比镇政府这边的要好,房间都很采光,朝南的方向,冬暖夏凉,住起来舒适很多。杜秀青相信,林宇市长也一定会喜欢那边的环境,所以就做主,把他的房间也安排过去了。

林宇开年后只来过一次平安镇,因为市里要准备召开两会,各项工作都很忙,他也就空缺了一段时间没有过来。

林宇笑着说,这是欠账,以后工作安排好了,争取每周在平安镇多留一天,把欠账还了!

杜秀青很高兴,也很期待林宇真能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在镇里每周能住上两天,这样,她就有更多的时间来和他交流了。因为她一定要争取林宇在平安镇驻点的时间,把她和林宇之间那堵无形的柏林墙给推到,让林宇对她建立一个全面完整的良好印象。

一个月以后,马明桥就把分部校园布置成了镇政府的新办公区域。

杜秀青去验收的时候,看到了她想象中的办公场所。

大教室里被隔成了一个个的井字状,每人一个小空间,相对独立,而又互相关联。这样的办公室,在余河县还是很少见的,这似乎是大城里的写字楼里才有的办公模式,杜秀青率先把它引进到了这个小镇里,也算是颇为超前的。

每人一个方格子似的座位,那时候没有配备电脑,就是纯粹的办公桌,周围是透明的玻璃,坐下去是独立的自我空间,站起来,大家可以互相交流。这样整齐有序的空间安排,看起来清爽悦目,年轻人一看就很喜欢。

住宿楼那边,马明桥把二楼东边最大那间原本是布置给杜秀青住的,隔壁那间小点儿的就是林宇市长的。但是杜秀青给调换了一下,她自己住那间稍小的,大的给了林宇市长。这样的安排,是不能含糊-->>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