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为失落文明的监护AI 第一百一十六章 鱼和鱼缸(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残酷进化论】

【科技等级:5】

【介绍:每一个能站在星球巅峰的物种,无疑都有着极为恐怖的过去。他们灭绝了无数其他生物、经历了数次天地异变,最终才能走到这个地步。但这个过程还是太慢了,在他们形成“文明”之前,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外来手段,加速他们的“自然选择”】

【可能科技:完美进化论(100%)】

由于只是一个5级科技,而且还是和物种进化相关的,李文渊一开始还没有太多兴趣。

但是很快他就意识到了这个科技“与众不同”的一点,那就是这个5级科技被用红色骷髅头标注了。

在他现在的科技树中,只有“天灾计划”,这个7级、且介绍是可能毁灭银河的科技有这般待遇。

“……这种‘残酷进化’会带来什么危险?”他还在思考之时,就发现这里属于人类的日志记录到此为止了。

可能那时的人原本是想找个时候来回收数据,但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别的事给吸引,以至于遗忘了这里还有一片“实验区”。

“真不愧是你们……”李文渊觉得这种随性的行为很符合人类的作风。

虽然之后属于人类的记录已经没有了,但是生活在这里的土著还是想办法学会了利用这里的设备,并建造了疑似“局域网”的东西

而他们的大部分资料也记录在了这里的网络之中。

这种土著的加密手段对于李文渊来说几乎等于没有,他很轻松就破解了这里的防火墙,然后看到了这群土著的“文明发展”过程。

眼前的这种观测站受限于环境,这里的文明没能走向太空,但似乎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明环境。

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对世界观的认知。

由于开智之时他们就在这座观测站里,在他们的理解之中这座观测站就是“世界”,然后外界的深海就是“宇宙”。

他们的古老神话里是一位“神”创造了观测站中的“天”与“地”,将恐怖的外界隔绝在了“世界”的外壁。

而这里的机器为了维持观测站正常运转而产生的动静甚至被理解为了自然现象。

比如说一种隐藏在内壁中的空气加湿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喷出水汽将这里的湿度维持在适合这种两栖生物生活的程度。

这在这群两栖生物的世界中是一种“自然规律”,甚至还有模有样的给出了解释。

此外,这里还有一座小型的“次元制造机”,是人类为了给这里提供足够文明发展的资源而留下的。

这种神奇的“无中生有”机器在这些两栖生物的世界中也是一种“客观规律”,他们觉得世界就是这样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突然多出资源,是他们的“常识”。

受限于这里狭窄的环境以及内容,这里的两栖生物形成了一种科学神权制的社会形态。

在他们的世界之中,他们就是创世主唯一的继承者,而观测站外的深海则是被毁灭的世界,他们这里是最后的乐土。为了找到更多的生存之地,他们必须发展科技。

李文渊觉得他们的社会形态还挺有趣的,人类在这里做的这个社会学实验确实有点意思。

“……那如果他们来到了海洋表面,见到了真正的宇宙,他们又会有怎样的想法呢?”

他还在想着这种情况,就发现这群两栖生物的历史中还真有过这样的情况,只不过是属于“禁忌”的行列。

他们的许多科学家都好奇外界的上方和下方有着什么,但是由于水压的缘故,探索下方所需的技术水平要大得多,于是“向上探索”成-->>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