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当时为了购买机器,还要签下很多不平等的协议。
就比如机器不能拆卸,机器位置每次更换需要通知对方厂家来监督,核心零件购买的价格甚至抵得上整个机器价格的一半。
但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先辈们也没有妥协,靠着日以继夜的努力,一点点的打破机械技术的垄断。
许晨穿越过来之后,很清楚自己无法改变大势,于是便也投身到了研究机械的事业之中。
虽说有着后世的机械理论知识支撑,但限制于生产条件,很多工艺根本无法支撑理论。
这一年以来,许晨是彻彻底底的体会到了这个时代的先辈们的艰辛。
没有图纸,没有样品,甚至连材料都没有。
绕了一圈之后,许晨最终将目标放在了单一的机器制作之上。
只有一点点的从底层能制作出自己机器,才能靠着机器的制作出精密件然后在制作更好的机器。
这是一个打地基的时代,地基不打严实了,其他再多的理论也只不过是空中楼阁而已。
许晨现在要做的,正是在空间之中完全拆解组装眼前这台车床,配合搜索栏把先把车床的核心零件制作出来。
不但如此,他还要将车床之中,那些厂商为了防止研究做的那些多余布线和机械零件全都排除出去。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这种并不先进的机床在国内实现自给自足。
至于说为什么许晨不直接搜索图纸,按照系统给的完美图纸去打造一遍。
那是因为这个年代的知识是要讲知识来源的,只有一点点的改进才能不显得突兀。
他可不想因为自己的不小心,被人给当成敌特出起来吃花生米。
最重要的是,眼前这台机器和他现实中用来研究的完全相同。⑧ZW.??m
只要他能在空间之中将这台机器修复,那以后在厂里他将会获得更多的研究资源,并且他如果要修整机床也不会出现反对的声音。
这一点对他之后的计划非常的重要!
因为技术原因,现在轧钢厂内的车床或多或少都有不少的毛病。
车工和钳工不同,除开六级以上的高级车工,只要机器稳定中级车工和初级车工将没有中间等级的区别。
如今的工级,完全取决于工人对机器的熟悉程度。
能用不稳定的机器保证产品的精度的能力,就是工级最完美的体现。
但只要许晨的想法实现,这一切都将成为过去式。
也就是说五级工和四级工,以及三级工和一级工将会站在同一起起跑线上。
乍一听或许这并不是一件好事,会打破原有的工级制度,对工人的利益产生影响。
但只要仔细想想就能明白,这将节省多少车工工人成长的时间。
将熟悉机床的精力用在提升专业能力上,这会催生出非常多的高级车工。
让轧钢厂会在往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绝对不会出现车工短缺的情况,那轧钢厂的生产效率也必将出现质的飞跃。
带着这样的想法,许晨开始了在空间之中的第一次学习之旅。
老虎钳、螺丝刀、榔头、铲刀一样样的工具在他的手中翻飞,盖板、刀架、轴承、主轴、丝杆一样样机床的配件被他从机器上拆卸下来。
紧接着便是对拆下来配件做损坏评估,根据磨损程度一样样的被分门别类的摆放。
在拆卸的途中,他对着搜索栏,也更加清晰了每一个部件的作用。
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