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中生一连说了三个“非报复不可”听得刘一民心里好笑。就说:“参谋长,不说这些。你分析一下,这日军如果要消灭我们,最可能从哪里下手?”
曾中生说:“按照常理,我军消灭第八师团和独立混成第三旅团后,这鲁中、胶莱、清河、胶东全部落入我军手中。日军必然会判明我军主力就在这些地区,而且会在这里建立政权,筹集粮草。而这个地区又是平原,又临近大海,非常适合你常说的日军海陆空立体作战。因此。我判断日军非常渴望在这个易攻难守的地方与我军作战。初步判断,日军可能会有三种选择。一是调集重兵直扑鲁中,寻我主力决战,此谓直捣黄龙;二是以津浦线为依托,布置大包围圈,先掐断我军退往山区的通道,与我军逐点争夺,最后压缩我军主力于鲁中或胶莱或胶东。毕其功于一役,此谓天罗地网;三是日军实施大迂回战略,以主力与我在鲁中对峙,以一路骨干部队迂回青岛,夺回青岛,包抄我军。这招是日军最常用的。”
刘一民心里暗叹,曾中生这样说也算是判断比较周全了。但日军真的会这样做么?要知道这个时候可是日军兵锋最盛的时候,他们打的是海陆空立体战,山东全省不但在日军陆军航空兵的覆盖范围内,也在日军海军航空兵的覆盖范围内。山东的山又不同于四”、品、贵州的山,大部分都是秀秀的日军恐怕不会惧怕渊十撤往山里的。
想到这一点。刘一民觉得这次反围剿不简单,恐怕得再往深层次思考一下,否则是要吃大亏的。
饭好了小米汤、慢头、葱拌豆腐。
刘一民用筷子叉了两个馒头,吃了一口。随口说道:“多好的幔头。要是小鬼子来了。恐怕就要过苦日子了。别说白面幔头了,恐怕高梁疙瘩都吃不上了!”
话刚落,心里不由咯噔一下。小麦已经熟了。有的地方都开镰了,这意味着什么?老百姓等小麦。八路军等小麦,难道日本鬼子就不等么?自己在天津、青岛干了两次狠的,日军后勤供应除了从东北运送,就只能从日本运送了,寺内寿一盼粮食恐怕盼得眼睛都酸疼酸疼的,什么都不说,光是为了抢粮,鬼子怕是就等不及了。要是这样说的话,不光山东,那翼中平原可是有名的粮仓小日本怕是做梦都在想吃翼中的白面呢!
思路一打开,刘一民坐不住了,三下五除二吃完了饭。马上就让曾中生给山东各根据地报,务必动员乡亲们快收快打。抓紧把粮食晒干藏起来小鬼子马上就要开打了。然后又让给主席和总部报。请督促翼中、翼南加快麦收度,做好坚壁清野,准备对付鬼子大扫荡。
完电报,刘一民交待曾中生务必组织鲁东各区进一步动群众,做好麦收和坚壁清野的同时,老根据地要抓紧完善地道设施,新根据地抓紧建立各级民兵组织,刮练他们学会射击、埋雷、投弹,组织群众白天收麦、晚上挖地道,这一次。鬼子想的恐怕是绝户计,不但耍消灭教导师。恐怕还想把华北平原的粮食都抢走。说不定会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呢!
想了想还不放心,刘一民又交待曾中生,务必把这个精神传达到各部队和根据地,不但粮食要隐蔽,沂蒙中心根据地的后勤辑重和设备一律隐蔽。兵工厂开足马力生产,集中生产复装炮弹、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