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剑无声无雨 第一章 再遇故人(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繁花蔟蔟,流水涓涓,春耕霍霍,大江迢迢。这是万里长江最后的疯狂,这是今年繁花最后的繁忙,这是飘摇的流水之后,今年最初的模样,她看着江南,江南也看着她,他们都穿过了千山万水,穿过了无数锦绣花丛,穿过了刀剑,穿过了房舍,穿过无数道城墙,在一处最是荒芜的地方相遇,好在四下无人,好在无心景致,好在春寒料峭,好在春风不缓,才有幸见到这个不算完美的江南,真正的江南,也许就是不完美的,也许就是匆匆的一瞥,也许就是一场旧梦。

一阵风过,一阵落花,一条无人的山路往下,我们可以走得好远好远,走到山路之下,走到人的未来,走到有人的地方,有一艘驳船,停泊在风浪之间。

下了梅园后,唐蓦秋踩着风,乘着遥远的春耕的号子,飘下了梅岭,到了江畔,与秦时月和石道人说明情况后,便目送他们乘船西去,自己驾着一艘渔船,便往江阴和常阴方向去了。从江阴入运河,南行三百余里,便至金匮城,出了运河,沿梁溪向西,便是太湖。从金匮城去姑苏有两条水路,其一是沿运河南下,但是往来船只颇多,极为容易便会被监测到行踪,但是用时很短。其二便是从金匮城入梁溪,沿太湖水路去姑苏,太湖烟波浩荡无边,行踪不易被发现,但是水路绕远,需要多费时间。好在唐蓦秋并不赶时间,所以便转入梁溪,靠在锡城码头上,进了金匮古城,这座江南名城,已有近两千年历史,与姑苏类似,位置得天独厚,物产丰富,鱼米之乡。但是又与姑苏不同,两地都有精致的江南园林,大同小异,总体而言,便是城差不多,但是人不同,金匮城没有姑苏人的傲气,更加热情而涵养,人们生活更加自在闲适,所以生活质量更高些,所以人们相互会更友好和谐相处,这里没有太多的大富大贵人家,财富都集中在了小资家庭,所以这里的人普遍都读了不少书,品味兼具高贵和市井,不同于姑苏城是大富大贵之人建给更多的贵人看的。也就是金匮城更实在些,名气也更低些,但是很多时候,名气未必就是件好事。

唐蓦秋沿着古老的巷子,轻轻地走着,一路上都是江南糕点的香味,淡淡的,幽幽的,仿佛是巷子中的花香,仿佛是巷子中的仙女,仿佛是巷子中一个窗户下峨眉间的胭脂。江南并非只有女子和文士,还有生活和人生。从这里走过,从这里的市井走过,才能感受到这里最初的样子,和未来的样子,趁着黄昏时分,走在人来人往的街头,这里的糕点和美食都可以试吃,所以每个店铺外都圈着许多人,他们相互打趣着,相互恭维着,总是一团和气的样子,唐蓦秋似乎很难以融入这样的生活之中,所以,她上了一家临溪的酒家,二楼,靠窗的桌子,远远的若隐若现的太湖,和近处缓慢地溪水,相互牵连着,似乎有很多种关系。唐蓦秋要了一小盅江南特有的米酒,然后点了许多金匮城的特色佳肴。便缓慢地品尝了起这种寡淡的城来,边吃边看窗外的精致,一壶酒下肚,芳香从腹中慢慢回升到鼻腔中,仿佛一春的花都开在了胃里,食物美味而精致,一切都软软的,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码头上渐渐聚拢了一些百姓,而且越来越多,不到半个时辰,就聚集了数百人之多。

突然,梁溪上有一条从太湖来的大船停在了楼下码头不远的地方,一个身着华丽,肥头大耳的中年人撩开帘子,在无数围观百姓的喝彩声中,满脸堆笑,格外谦恭地走下船来,想来是金匮城中的知名人物,或许德高望重,或许能力非凡,唐蓦秋也没在意,自顾自地吃着晚餐。他来了,在人群中慢慢地走着,走上码头的最高处,然后摊了摊手,朗声说道:“乡亲们,此番去姑苏请命,鄙人也算是不负众望,得吴府恩赐,从今年起,金匮城中所有的商铺租赋减至八成,所有佃租减至七成,其它赋税通通减少一成。”继而一阵喝彩声,震天响地。

唐蓦秋闻-->>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