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也有点气愤。
“俺去买菜,说话人家都听不懂,笑话俺呢,”
程玉梅委屈的道,“幸亏有金华嫂子,她读过初中,能跟人家聊上几句。
不过也没正眼看咱们,嫌弃咱们是乡下过来的。”
“那你也得努力学普通话,”
李林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她,“看不起咱?
他们也不配。”
他自己说这种都没什么勇气。
户籍制度一开始就区别出了人上人和人下人。
即使进入21世纪了,电影里要表现苦难,也得加点中原方言,陕北口音。
一部农村题材的电影里,除了男女主角,没有一个好人,周围的村民一定是愚昧的,没有人味的、麻木的。
李林在网上看过几部被认为深刻,突出当下中国苦难的电影,就一个感受,导演和编剧的孩子,一定被农村人给投井里了。
没这种深仇大恨,你把农村人写的这么无知干嘛?
农村人好欺负?
哪怕是那种都市剧,吸血的、扶弟魔、耍赖父母,也大概率是农村出来的。
也许是太敏感。
只是他这可怜的自尊心,看不了这种电影。
农村人虽然没有文化,但是不代表没有人性。
别地不清楚。
但是只从他们河南来说,再穷的穷人,许多人也是输人不输阵的。
宁愿苦自己,也不愿亏待别人。
宋军够无赖,够腌臜吧,人家也有自己原则:不欺负女人。
甚至是满肚子算计的付长生,也把信誉比作生命。
哦,还包括刚挨枪子的石大春,人家也有优点:讲义气。
坏事全是自己做的,跟自己下面的小弟无关。
他自己嗝屁了,下面的小弟舞照跳,马子照泡。
不知道值不值。
晚上,满满一桌子菜。
一早就守在李林房子门口的周牙子,磨磨唧唧的到天黑才敢试探性的走进院子,然后跟李林碰了两杯。
“李老板,这什刹海周边的房子多的很, 你要是愿意继续买,我全包了!”
老头子喝了点酒,说话有点大舌头。
“中,买!”
随着往浦江货运路线开通,李林多了十辆大货车后,每个月的收入都是五万起步!
不一定是纯收入!
但是这些流水足够支撑他一个月买两套房!
房子再继续租出去,以租养公司。
入夜。
老大和老二,他们已经是大孩子了,都非常兴奋有自己的房间,跟爸爸和妈妈住一个房间要被同学笑话的。
老三李欣,年龄还小,刚上幼儿园,程玉梅哄睡着后,就被陈金花抱走了。
眼前偌大的卧室,只剩下李林和程玉梅两口子。
程玉梅给李林洗完脚,擦干后道,“你坐了一天火车了,赶紧躺着吧。”
李林摸了摸旁边的紫檀床柱,感慨道,“老子死都没想过,有一天能住这样的房子。”
上辈子他只是个抱着《农民工进城防骗手册》的包工头。
每个月都在为发工人工资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