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头是赵村长姨母的儿子,和赵村长是表兄弟,在白马关古兰县的洛水镇,离这里也有一百多里地。
古兰县在枣县东北方向,洛水镇就在两个县城衔接之处,也在黑河下游。
洛水镇的洛水河就是黑河的一个分支,早就断流了,老头的村子叫牛家庄子,村子里的人都姓牛,是一个祖先的后人。
上半年安王府下令各县征召民夫,村子里不少壮年都去了,村子里留下的多是老弱妇幼小。
天旱绝收,河水断流,逼得大家出来逃荒。
牛老头就想起了远在八个墩的表哥,就带着全村老小来了,准备先看看情况再说。
“如此说来,你们村的壮劳力并不多,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妇女孩子?”村长听后问道。
“是啊,村里大约有一半壮劳力都去修水库了,还有一半在村子里种田,哪知道天会旱成这样,庄稼都晒死了,现在大家都是没吃没喝,都不知道咋办了,只好出来讨条活路!”
老头满脸愁容的说。
“这样,牛村长,你说说你们村还有多少人,壮劳力还有多少。”
村长拧眉沉思,衡量着要如何安排这些人?
“李村长,我牛家庄子共有198个人,去修水库的壮年有58个,现在还有31个壮年,妇人有67个,孩子有29个,其余的都是老人。”
“如此,容我今日召集村老商议此事,明日给你答复。”
村长沉吟之后说道。
“好,好,李村长,太谢谢你了,我替我们牛家庄子的老少谢谢你了!”
干瘦老头听村长这么一说,顿时有了希望,感激的热泪盈眶,连连道谢。
终于有活路了,这次来枣县,没来错啊!
说定了事情,赵村长就要去南湖山庄,作为村长,赵家庄分配的活计可是他在督促的,长时间离开,他可不放心,还是去亲自督促村民们干活,他才安心。
罗村长听后也跟着走了。
村长找来了族老商议此事,这两天陆老大无事,就替陆老爷子去南湖监工,让陆老爷子在家休息。
陆老爷子知道是要商议赵家庄村民的事情,就去了村长家。
因为罗家庄子的人没有多少壮劳力,安排重活肯定干不了。
大家都想到了开荒,南湖对面的地大家还没有去看过,陆老爷子提议去看过后再做打算。
几人说走就走,都回家去准备好吃的和水。
陆老三套了牛车,拉着陆老爷子和陆宝珠还有陆老四,又拉了一个大竹筐,竹筐里都是吃的喝的。
族老李向阳和李向东也去,喊了有家里的小辈赶着车,拉着他们去。
郑老爷子叫上了郑大林,郑双林两兄弟。
村长又叫了十几个村里的壮年,就出发了。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往南湖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