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谨对自己的身世也很清楚,这都是老王爷罗定邦一五一十的告诉他的,好让他知道,他为什么会生活在西北外祖家。
这些事儿,平日里一般也没人会提起,罗逸这么一说,赵文谨也想起来以前赵家几次派人来西北要带他回去的事,他又不是傻,干嘛要回去接那个烂摊子!
京城赵家也曾是簪缨世族,开国功臣,赵文谨的曾祖父也曾跟着太祖皇帝南征北战平过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永安侯。
到赵文谨的父亲这一辈已经是第三代,赵文谨的爷爷是个文人,继承了永安侯的爵位后,侯府就渐渐没有了往日的荣光。
到赵文谨的父亲赵光宇这一代,侯府已经成了昨日黄花,加上赵光宇打小就不务正业,是个典型的纨绔,文不成武不就,只会吃喝玩乐,永安侯府被他败的快要过不下去了。
先皇在位时,曾颁下圣旨,除了皇族勋贵,凡敕封爵位的权贵,世袭三代后,每代降一级,除非再为国立下不世功勋的,方可保持爵位。
罗家能封王不降爵,也是老皇帝力排众议,下旨罗家永不降爵,一是老安王战功卓绝,几次出征力抗异族,后来灭了西北乌月,又曾和还是太子时的老皇帝有同袍之情,曾经为救身陷敌营的太子身受重伤,而且在功成名就之后又能急流勇退,不贪恋权势,皇帝也看出老安王是真心要隐退,才下旨让罗家退守西北,永不降爵。
既全了老安王的隐退之心,也彰显了皇家的惜才之情,让众朝臣知道,天家也是有情的,不会做那兔死狗烹之举。
罗逸的姑姑就是老永安侯做主定下的亲事。
那时,老安王正随太子出征,不在京城,罗家也还是镇安将军府,一切都是老安王妃做主。
罗逸的姑姑有一次上街偶遇还是永安侯世子的赵光宇,至于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已经无从考究,总之是罗逸的姑姑罗玉娇和赵光宇是一见钟情,两人情义相投,很快就谈婚论嫁。
当时老侯爷还在世,对罗家也很看好,就让官媒上门提亲,当时老安王罗定邦正带着大儿子出征在外,罗玉娇又执意要嫁,老王妃就做主定下了这门亲事。
罗玉娇作为镇安将军府的嫡女,上有哥哥,下有弟弟,是家中唯一的女孩子,那也是娇宠着长大的。
她从小就心高气傲,娇蛮任性,嫁入永安侯府后才知道,赵光宇已经有两房妾室,通房丫头都好几个了,当时就闹的永安侯府鸡飞狗跳。
在赵光宇的一番赌咒发誓之下,才安心当起了侯府少夫人,可在侯府的日子过得一直不顺心。
就这样吵吵闹闹的过了两年,罗玉娇一直没有身孕,侯府上下对她也薄有微词,公公古板,婆婆挑剔,她是上斗婆婆,下斗小妾丫头,还要管着丈夫不时出去寻花问柳,日子过得真是一言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