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朱标,打造巅峰大明! 第522章 凯旋而归,封赏功臣(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p>

“谢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啊!”

当第三条对将士们的奖励念完,全场顿时一片欢声雷动。

上古圣王大禹划分九州,令九州献青铜以铸造九鼎,始有夏商周唐宋明华夏诸王朝。

九鼎,一直是华夏江山社稷的代称、

现在大明皇帝朱元璋说得明白,取波斯,是为铸新鼎也!以后的华夏,将不再局限于九州之地,而是整个寰宇。大明统一寰宇的过程,岂不就是铸新鼎的过程?

如今,朝廷给每个出征的将士、民夫铸鼎勋章一枚,岂不是大有纪念意义?

以后,戴着这“铸鼎勋章”出去,岂不是大有光彩?传给后世儿孙,岂不也是充满了骄傲?

实际的好处也有啊!

一年二十元,二十年就是四百元!

四十年,就是八百元!

比今天的赏赐还多啊!

而且,说出来也光彩啊!

大伙以后,每年都能吃朝廷俸禄!

想想看,年老体衰、自身没有生活来源之际,虽有子女奉养,能有多少零花钱?

每年能得到朝廷发下的二十元钱,相当于普通人一个月的工钱,那又是什么光景?

再想极端一点,如果没有子女奉养呢?如果遇到什么天灾人祸,一无所有呢?

如今斗米不过两角钱。二十元钱,就是一百斗,就是十石,就是一千八百多斤大米。

足够了!

如果只求温饱的话,光这二十元钱已经富富有余了!

朝廷出力三载,朝廷养你一辈子!即便是遇到再大的天灾人祸,大明朝廷都给你保底!

什么投资能比这个划算?

这简直比养儿防老,都靠谱得多啊!

将士们能不欢声雷动,高呼吾皇圣明吗?

当然了,以上三条,这仅仅是朱元璋今日,施恩于天下的第一道旨意而已。

紧跟着,第二道旨意又出。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波斯一战,全赖前线将士用命乎?朕以为非也。天下汹汹三年,吾大明子民,制造器械,转运粮饷,捐输财物,优待军属,提供粮饷,才能让将士们后顾无忧,建此不世之功。故,朕宜嘉奖全体大明子民也!其一,从即日起,每省、府、县,设济慈院!我大明凡是年老体衰无生活来源,残疾无法自存者,父母双亡之年未满十六岁无法自存者,皆可入济慈院存身。朝廷有责任,保其温饱!朝廷有责任,保任何一个大明子民温饱!”

“吾皇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啊!”

用脚指头想想,也能知道,这专门收养没有生存能力的人的济慈院,条件不可能多么好。

但是,话说回来,如同大明现在的宝钞一样,大明朝廷的信誉是极其坚挺的。

朱元璋说了,要收那些孤寡老人、重度残疾人和孤儿,那就一定会全收!

朱元璋说保他们温饱,那就是确实保他们温饱!

有史以来,历朝历代,哪个朝代真正做到过?

这不是旷古未有的德政是什么?

还有最关键的,那句“朝廷有责任,保任何一个大明子民温饱”,这是何等的慈悲?何等的胸襟?何等的天朝上国风采?

将士们听了,岂能不心潮澎湃,与有荣焉?

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济慈院”这条德政,和朱元璋接下来,要宣布的德政一比,还真就不算什么了。

“其二……”

这其二的旨意,不是宣表官说的,而-->>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