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依据山河社稷图,画出来的军事地图,完全解决了大军不熟悉地形的问题。
当然了,其中的技术难度,也是有些的。
朱标微微点头,道:“为了看懂这地图,得明白比例尺,等高线,经纬度。还得会用指南针,确定方向。有的时候,不好找参照物,确定自己的位置,还得用日影、自鸣钟进行计算。”
“还有那个,千里眼!”
“那叫望远镜!”
“对,就是望远镜。大哥发明的这玩意儿,简直太神奇了。一下了就看出三四里地,哪里有水源,简直一眼都能看着。如果,敌军埋伏咱们,更不可能逃脱咱们斥候的眼睛!有了这些玩意儿,瀚海大沙漠,也不是那么难过的嘛。”
没错,就是望远镜。
其实望远镜的技术难度,非常小。朱标能制出玻璃来,再找来打磨玉石的工匠,就能制出来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玩意儿在军事上的意义,实在是太大了。
简直就是军国重器!
所以,直到现在,远征大漠的关键时刻,朱标才把望远镜拿了出来。再配上详尽的地图,充足的马匹,和尚且充足的物资,整个横穿大漠的过程,还真没遇着什么麻烦。
朱标道:“那我再考你一个问题:咱们有了地图,有了望远镜,有了这么多好东西,在沙漠里才不会迷路。那么,李广没有这些东西,迷路也是可以理解的。可为什么,霍去病多次出征匈奴,他就不一次都不迷路呢?”
朱榑道:“难道,因为霍去病,是战争天才?方向感,距离感,特别强?”
“当然不是。霍去病再厉害,也是人不是神。如果仅凭直觉,不可能次次那么准确。真正的原因是,霍去病手底下,有着大量的匈奴人。匈奴人熟悉地形,霍去病当然就不会迷路了。”
“啊?匈奴人帮着霍去病,打匈奴人?”朱榑瞪大了眼睛、
朱标道:“没什么不可能的。匈奴人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匈奴人。他们在匈奴单于手下,没有军饷,只能靠劫掠维持生活。在霍去病的大军中,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干个几年就能买房子买地,娶妻生子,成为大汉子民,又何乐而不为呢?”
说到这里,他有意识地停顿了一下,让朱榑消化刚才受到的巨大冲击。
然后,朱标才道:“你以后做了藩王啊,也要学习霍去病。对待蛮夷,总得来说,就是八个大字,雷霆手段,菩萨心肠。蛮夷畏威而不怀德,但有越雷池一步,必须给予最强烈的惩罚。然后,还要加上赏罚分明,该赏的时候,也不要有丝毫吝啬。最后,再加上些互相制衡之道,大概就能让你的藩国安稳下来了。”
“我明白了,多谢大哥教诲。”朱博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
……
朱标在洪武十年正月二十,誓师平定北元。到了二月初十的时候,率军五万,到达雁门关,与自己的主力部队会师。
等经过一系列的战斗,到达大漠之畔的时候,已经是三月十八了。
然后,他们要直行一千三百五十余里,才能到达漠北草原。
再长驱五百七十多里,才能到达此行的最初目标,北元国都和林城。
别嫌远,这已经是从大漠到和林,最短的距离了。东西两路军,起码要走四五千里,才能到达和林。
简短截说,在一千三百多里的瀚海沙漠中,尽管有着山河社稷图,望远镜之助,朱标还是走了一个月多一点。
直到四月二十,才走出瀚海沙漠。
又行进半个月后,也就是五月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