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
“隋炀帝覆没在我高丽的百万大军,就是他的前车之鉴!”
“所以,即便最不利的情况,我军也仅仅只需坚守不到两个月?”
这回,不但王颛了,就是高丽群臣,都感觉腰背挺直,连爬三楼不带喘气的。
王颛继续道:“那其三呢?”
“其三,就更简单了。明军,不过如此!”崔莹傲然道:“老臣曾经在六合,和朱元璋手下的红巾军交过手,战力着实一般。当初若知道,以后此人会成为我高丽的心腹大患,老臣早就灭了他了!”
“不对吧……”王颛道:“如果明军战力不强,为何能连战连捷,灭掉大元呢?为何能平灭纳哈出呢?为何,连那凶恶的芝麻李,都被他们轻松消灭呢?”
崔莹依旧振振有词,道:“灭掉大元算什么?大元腐朽不堪,元军的战力同样不强而已。要不然,我高丽敢收复铁岭地区?我高丽敢屠了济州岛?纳哈出,就更不算什么了,曾经多次败在我高丽名将李成桂的手里。至于说芝麻李么……芝麻李威风的时候,那是二十年前,他正当壮年的时候。如今芝麻李已是垂垂老朽。明军欺负一个老朽,又算什么本事呢?”
崔莹当然是低估了明军。
当初,他在江南的六合地区,的确率手下的高丽兵和朱元璋交过手。但那时候,朱元璋的手下连饭都吃不饱,就是一群饥民而已。后来,朱元璋得了巢湖水师,渡江作战,收了盛产稻米的太平府,才算成了气候。
崔莹拿那群“饥民”的战力,评估明军的战力,当然是刻舟求剑之极。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高丽人来说,能不信崔莹的话吗?毕竟,跟朱元璋交过手的高丽大将,就崔莹这么一个!他的话语不权威, 还有谁的话语权威?
再说了,即便崔莹的话语打个七八折,五六折,明军似乎也不难对付啊!
毕竟,高丽现在也有近三百万的人口,几十万的大军!
毕竟,高丽只要守住,就是胜利!
“所以,明军着实不难对付?”
“一点都不难对付!”
噗通!
崔莹向高丽王王颛大礼参拜,朗声道:“启禀陛下,五十万明军入侵我高丽,对于吾高丽来说,既是危机,又是绝佳的时机!只要趁此机会,灭了朱标的大军,我高丽就能趁势席卷东北,重现高句丽的辉煌!到了那时候,陛下就是我高丽的中兴之君!臣等为陛下贺!为高丽贺!”
高丽王,当然没资格称“皇帝”“陛下”的。但是,高丽人一直关起门来,如此称呼。也就是后来,大元控制了高丽,才将这些称呼完全禁绝。
到了现在,高丽人已经恢复旧制,完全放飞自我了!
“臣等为陛下贺!为高丽贺!”
群臣紧随其后,大礼参拜,齐声向高丽王王颛贺喜,声震殿瓦!
“臣等为陛下贺!为高丽贺!”
李成桂,也在道贺的群臣之中。
这位在历史记载中,几年后发动高丽版“陈桥之变”——“威化岛之变”,篡夺了高丽王位的人物,此时也在大声高呼。
从本心上来讲,李成桂不像崔莹那样盲目乐观,不愿意和明军发生战争。他只想谋朝篡位,做高丽的土皇帝,如果能占大明一些便宜为高丽开疆拓土,那就更好了。
但是,既然大明对高丽势在必得,李成桂也不介意和明军大战一场,守护三韩之地!
……
……
就这样,在朱-->>